邢台市公安局桥东分局的微博上爆出一条惊人消息:自称拥有曹操墓造假的十多项铁证而一夜之间蹿红网络的“闫沛东”,真实姓名为胡泽军,其实是一名网上逃犯。2005年,他因冒充记者骗人钱财而被邢台警方列为网上逃犯,目前仍在对其进行追捕。(12月5日《燕赵晚报》)
“闫沛东”只是一个假名字,闫沛东去年就向公众承认了这一点。这则新闻真正引人关注的,无疑是其逃犯身份,这顶帽子一旦落实,对于质疑曹操墓造假阵营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
一个骗子逃犯可否质疑曹操墓造假,在理论上当然没有问题。然而,按照我们通常的道德逻辑,一个以逃犯作为主要代表的质疑群体,当然不值得信任。尤其是,闫沛东一直说掌握了十多项铁证,可除了公布一份号称参与了曹操墓考古造假的村民书面证明外,我们再未看到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但质疑者逃犯身份的确认,并不意味着曹操墓的真实性从此铁证如山。打假人经不起考验,不等于曹操墓经得起考验。事实上,闫沛东之所以能因质疑曹操墓蹿红,顺应的正是公众普遍存在的怀疑情绪。
通过这场所谓“以假对假、以毒攻毒”的闹剧,真正向公众敞开的一幅图景是:曹操墓真假之争,表面好像是比较单纯的学术争议,本质上却更有可能是纯粹的利益之争。逃犯都能获得最抢眼的表演舞台,不难想象所谓曹操墓真假争辩,其学术层次之低,乌烟瘴气之甚,与当年的周老虎事件还真有一比。
当年,我们说周正龙只是一个替身演员;如今,闫沛东大概也只是一个替身演员。周正龙是以农民身份扮演“资深拍虎发烧友”,闫沛东则是以逃犯身份扮演“资深三国史学家”。无论是闫沛东主动从各地政府争夺曹操墓中发现了商机,还是无意中从一个提质疑的普通网友,被人发现进而包装成资深专家,可以肯定的是,他其实只是一个替身演员。
为了抢夺历史名人资源,各地忙得不亦乐乎。不仅安阳定论曹操墓速战速决,潮水般质疑声中旅游资源已被深度开发,那些竞争者更是拼命地为了质疑而质疑。在这场闹剧中,闫沛东被推到了前台,虽然他曾是一个骗子,但与那些坐镇后方的大骗子相比,实乃小巫见大巫。
稿源:荆楚网
作者:舒圣祥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