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7日通过他的实名微博,参与人民微博争鸣版中关于“河南省宁陵县设临时禁酒办能奏效吗?”的话题讨论,他投票支持,认为“有必要,减少公款消费”,并发表了相关评论。(4月8日人民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柳斌杰肯定河南宁陵设禁酒办的作法且不加评议,但他“几百个文件管不住大吃大喝,真是治国之败笔”的感叹却是一池卷起千层浪,让网民的目光再次聚焦公款吃喝屡禁不止的深层次问题。
“我主张除外事招待审批费用外,其它吃喝一分钱也不许报销,正好解决了假发票。岗位公务费给补贴,招待自己花钱。这样,廉政建设会大进一步,满意度大提高。”柳斌杰给的这一解决公款吃喝的良方,主观愿望好是好,但是客观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制度监管的缺失。文件是死的,人是活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中国不争的现实。宁陵设立了禁酒办,就能管住公款吃喝吗,恐怕没几个人能信。而作秀搞形式,倒是大多数国人都信。何况,宁陵的禁酒办,只管的是中午不喝酒,不喝酒的公款吃喝它不管。说穿了,这个禁酒办不过是做做廉政建设的样子而已。
几百个禁止公款吃喝的文件摆在那儿,谁认真执行了,恐怕为数不多。就拿国家部委一级来说,它掌握着大量项目资源,掌握着大量项目资金,条件同等下,给你也行,给他也行,就看谁的本事大。自然,下面要多争取项目,多争取资金,不“跑部进钱”,天上决不会白白掉下一个林妹妹。而“跑部进钱”也不会白跑,需要认识人,需要打通关节,需要增进感情。要达到这些目的,下面又往往是通过“吃喝”或“送情”来实现的。公开的不行,还可以通过千变万化的暗箱操作,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不是制度漏洞和制度监管不严造成的是什么。
再拿公款吃喝成灾的基层来说,迎来送往,哪一项不是公款开道。习惯成自然,上级来了人,不吃好喝好耍好招待,下面要办的事,就难;招待好了,事半功倍,曲径通幽,目的很容易达到,这就是不成文的潜规则。你禁吃禁喝的文件再多,抵不过吃喝的理由多。同是一个级别的单位,相互牵扯,需要支持的事情很多,如果不请吃请喝,就会你给我一扫腿,我给你一锒头,什么事情都会拖到不办。如果相互之间多“走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种情况下,任何制度监管只不过是形同虚设罢了。
公款吃喝不绝,除了制度监管形同虚设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传统的礼数影响。上面来了人,外面来了客,为的是公事,招待不好,招待不周,自己觉得是没有礼貌,那不是传统的待客之道。如果是为了本地的发展,请来能帮助有利地方发展的客人,更愿花再多的钱,在招待上使出浑身招数,以赢得客人喜欢。比如招商引资。比如旅游招客,比如请专家支招等。总之,不能让上级或客商小瞧了自己。因此,哪怕有再强硬的政策,就是掉了乌纱帽,也会用公款慷慨一顿,反正不是自己贪污挪用。有时反映大了,主管部门对此也是过问一下,并不会深究,因为这都是为了公家利益。
说一千道一万,在现行的体制下,要根除公款吃喝的陋习还真不容易。除了加强制度监管外,还得在提高各级官员的行政素质上下功夫,在利益资源的分配改革上下功夫,方能杜绝用公款上吃下请、礼尚往来的不正之风。比如,将国家各部委的申批与拨款权分离,由国家统一的拨款中心按政策再次审查后决定是否拨款。这样,程序多了,把关多了,一个人说了不算,就会减少“跑部进钱”请吃请喝的现象。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尹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