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过去了,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除了拥挤外,就是景区的垃圾。
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不少媒体报道了旅游景区垃圾成灾的状况:海南三亚,中秋过后50吨垃圾遍布2。8公里海滩;天安门广场:国庆日扫出近8吨垃圾;从长假第一天起,长沙烈士公园每天至少有30吨以上的垃圾产生;八达岭长城段,成为垃圾长城……各地景区垃圾成灾,舆论纷纷谴责,但矛头几乎对准的是游客,仿佛是游客不文明的行为造成了把景区变成垃圾场的事实。
不可否认,因为文明发达的程度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文化素质差异的不同,不可避免地有乱扔垃圾的低素质游客存在。但一棍子把景区垃圾垃圾成灾的原因都归罪于所有游客身上,既不公平公正,也不客观,经过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应该相信绝大多数游客的素质与文明水平。造成景区垃圾成灾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景区的管理滞后所造成。
众所周知,今年中秋国庆挤在一起,黄金周假期延长,加上首次实行高速公路免费,外出参观游览的人井喷,不少景区面对人流滚滚手忙脚乱,毫无应对措施。以华山为例,仅10月2日至3日,因为拥堵,超过接待能量一倍多,上万人下不了山,滞留山上,饱受饥寒交迫之苦。统计显示,长假中各地景区接待量大增,接待能力和水平严重跟不上。以垃圾桶为例,平时日能容纳几百人的垃圾,在日增加上千人、上万人的时候,就显得明显不够。游人无处扔,不随地扔又往哪里扔呢?
还是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管理者说得对:“多数人想爱护环境,但人太多,他没办法走到垃圾桶旁,垃圾拿着又不方便,所以只好扔了。”也有媒体对八达岭长城段的垃圾污染作出了客观报道:八达岭长城游客拥挤,保洁员无法弯腰捡垃圾。可见,景区变成垃圾场,与人多拥堵和垃圾的装储设备不够所至。另外,就是与景区的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有关,管理不善,管理没有主动作为。
人多超过接待能力,可以限门票限人数进出。从华山的接待情况来看,是有多少人就进多少人,只要交钱买门票就行。没有应急对策,没有疏散方案,算得上盲目接待的典型。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游人如此火爆,许多景区始料不及,停车难、吃饭难、住宿难,更不说垃圾的处理了。游人无处扔垃圾,这就不是文明素质的问题了。总不能带着一包垃圾游山玩水看破风景吧,随处扔垃圾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景区垃圾成灾,还有一个是管理不到位问题。人多了,垃圾桶远或不够用,可以增派人手流动收集垃圾。对人群扎堆的地方,管理人员或志愿者可以劝诫人们不要乱扔垃圾。放任自流,缺乏科学监管,服务质量差,加上游客在拥挤的环境中心情烦躁,乱扔垃圾也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说,“各地景区垃圾成灾,文明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样的评价,把垃圾成灾的原因全部推到游客的文明素质上,以偏概全,有失公正,我们更应该从管理上找根子。中国是人口大国,大点的节假日就那么几个,工薪族、上班族都想利用这个时间见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没有什么过错。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想到怎么分流的问题。有人建议提倡带薪休假来分流,不无道理。作为景区,要加强科学预测、科学管理,防止拥堵和垃圾成灾的事再次发生。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尹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