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8时38分许,广州地铁4号线爆发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抢座战。涉事双方分别为一名年约七旬的阿伯和一名20多岁的男青年。扭打中,青年最终不敌,被阿伯咬伤耳朵。据悉,阿伯原是天河区红会的工作人员,现已退休,男青年则是一名中学老师。(10月8日《新快报》)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谦恭礼让、助人为乐等一直都是被国人所大力推崇的传统美德。然而,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里,这些传统美德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反而被很多人所抛弃,以至于出现乘客为抢占座位地铁上互殴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让人痛心。
然而,发生这样的事情,只把原因归结为个别市民缺乏文明素养,似乎还不够全面。如果不是车厢里拥挤不堪的话,相信一些乘客也不会为抢占座位打架。眼下包括广州在内的国内许多城市,虽然采取“公交优先”策略,开辟了公交专用通道,但依然暴露出运力不足的软肋。譬如,有些线路公交车不仅车型较小,而且车次也明显偏少,即便是非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也总是满满的。而交警部门,对公交车和其他客运车辆也是区别对待,其他车辆哪怕超载一人也要挨罚,公交车超载再多也总是视而不见。
作为城市管理者,都希望市民的文明、道德水平能早日得到提高。然而,公共服务水平的低下,却又在客观上培养了市民不文明的习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公交车、地铁上市民争抢座位,恰恰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政府及相关部门倡导市民文明乘车、互相礼让是必要的,但更要想方设法增强公交交通运力及服务水平。公交交通运力不能很好地满足市民乘车需要,一些人为赶时间或不堪被拥挤,还会继续把文明、道德抛在脑后,公交车、地铁上发生“抢座战”就在所难免。
稿源:荆楚网
作者:程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