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大家受法不责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交通安全。目前,深圳拟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处罚100元,以此来制止行人闯红灯行为。
行人闯红灯,看似不起眼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仅会造成交通拥堵,而且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这种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无法像对违章机动车驾驶员那样,可以扣留其驾照或罚分,一般只能简单教育几句放人,这对于违法当事人来说,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深圳拟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处罚100元,其目的就在于改变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让行人珍爱生命,文明出行。这和石家庄市近日出台的“对群体性闯红灯处罚前三名”的规定,可说异曲同工。
我们相信,在交警部门的严管重罚之下,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将会有所减少。只是,在违章闯红灯的行人当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明知故犯,也有的是因为不懂交通规则或习惯成自然。比如,刚进城不久的外来务工人员,虽说生活在城里,但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看别人过马路自己也跟着过,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合法,给予他们罚款处理合适吗?另外,这种严管重罚会不会让个别市民产生逆反心理,故意同警方玩“老鼠戏猫”的游戏,也很难说。一些机动车驾驶员为躲避电子眼抓拍,不就经常采用套牌、遮挡车牌等办法吗?
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连,很难看到随地吐痰的现象,可是在这座城市里,随地吐痰并不会遭到罚款,甚至不会受到批评教育。之所以会如此,一是宣传教育非常到位,以至于每个生活在大连的人,都把随地吐痰看成是一种不道德的陋习;二是大连有一大批擦痰支援者,平时活动在广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只要发现有人随地吐痰,他们会当着吐痰人的面,一声不响地把痰迹擦拭干净。这种无声的“批评教育”,显然要比强硬的罚款更人性化,也更有效果。
随地吐痰也好,闯红灯也罢,都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严管和重罚,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这些行为的发生。但是,真正的文明却无法依靠管理去实现,而倡导人民城市人民管,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才是改善城市面貌的根本途径。这也是国内一些城市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所以,整治行人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光靠严管重罚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守法意识才行,终归,靠罚款换不来真正意义上的交通文明。一个城市里,如果大多数市民都能把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城市秩序当作自己应尽的本份,而不是严管重罚之下的被迫举动,各种不文明乃至违法行为自然就会大大减少。果真如此,也不需要用所谓的罚款手段来对闯红灯之类行为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治了。
来源:荆楚网
作者:程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