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日)下午,邯郸市区突发大面积停水,据官方通报称,事故原因是漳河上游浊漳河山西境内发生苯胺泄漏,虽然苯胺泄漏事故发生在山西,但污染物流进河水,已经对下游的河北造成威胁。当天,邯郸市民纷纷抢购生活用水,部分超市矿泉水已被抢购一空。(中国新闻网1月6日)
又是一次水污染,又是一幅全城抢水图。近年来,水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市民想喝口放心的水,似乎成了一件大难事。从小我们就被教育,水是生命之源。如果连生活所必需的饮用水都频频受到污染,那我们的生活还谈何保障呢?
当地政府部门称,山西此次发生的水污染事故,是由于一个装有苯胺的罐发生了泄漏。苯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作染色、生产农药,作为炸药中的稳定剂、汽油中的防爆剂等。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人体若吸入或接触,会造成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等。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此类具有严重毒性的物质,竟会出现在水源地的上游?
一个项目动工之前,必须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估。而环评的重要一个环节,则是公众参与。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此次造成污染的项目在开建之前,是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听取了公众的意见。还是公众参与环节最终演变成了利益部门的一场关门会议,公众意见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被代表”了?
饮用水源地本应该受到重点保护,可有些人却为了眼前的利益,置公众切身利益于不顾,铤而走险,将会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建在水源地上游,这无异于给公众的饮用水装上了一个“定时炸弹”。一旦出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前,有媒体报道,北京一对专门研究水质的夫妇已经二十年不喝自来水了。作为与饮用水打交道二十余年的专业人士,他们见证了被誉为北京的“生命之水”的密云水库,由一类水质退变成连当年的三类都不如。长年的水质研究,让他们养成自来水不碰嘴唇的习惯。由此可见,水污染现状已经的确令人担忧,如果有关部门再不采取有力措施,恐怕将来有一天,我们想要喝一口放心的水,也只能去超市买矿泉水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