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80后、90后大学生对自身社会经济地位的评价在快速降低,而且体现出较强的个人主义色彩。研究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及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表现出的不满意状态值得高度关注。(中青在线1月23日)
目前,全国各地都有大学生在摆地摊,还有“大学生地摊联盟”等专门网站,“中国地摊网”上也多了一个“大学生地摊族”的类别……这些都让我们对当代大学生有了新的认识。高校扩招后,大学从以往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生毕业后,渴望有份薪酬高,体面的工作岗位,而现实对于众多大学生的择业要求社会承载能力有限,一时间出现了大学生就不到业,企业招不到人的尴尬局面。或许也有部分大学生破于家庭经济原因,找到一份工作,但由于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存在一定差别,使得这部分人进入社会后心理上还存在落差,成为“打散工一族”,更换工作较为频繁,当然还有部分大学生则选择毕业暂不工作,在家闭门造车,去赶“公务员热”。
“大学生摆地摊”,让我们眼前一亮,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带来了一些启发。启发一: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摆地摊的积极意义在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在实践中增强创业能力,这些在校园里是学不到的,把地摊经济作为一门初入社会的必修课。同时,他们尝到了创业的艰辛,会更加珍惜创业成果,也会更加珍惜将来的就业机会。启发二: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在于资金不足,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他们在摆地摊的过程中,算是一种低成本、低投入、低门槛的创业,可以练胆,学到与人打交道的方法,挣生活费等。摆地摊必须要接触做生意的基本流程,进什么货、卖什么货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地摊摆在哪里要做好选择,进货之前要进行成本核算,进货的质量、价格、渠道要把好关,要了解其他同类商品的价格,怎样与对手竞争同时保证利润等,这些都是创业经验的积累。
学生兴起摆地摊热,是一种草根创业的体现。摆地摊,每天汗流浃背地吆喝,但收入微薄,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生意不值得做,在学生“练摊儿族”看来,钱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因素,摆地摊的经验对于他们这些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面对人生何去何从,大学生们在为之努力,我们党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大学生创业,探索建立宽容的创业文化氛围。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洁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