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是宁波某幼儿园报名的日子。一位微博名叫“宁波阿宽”的网友带自己儿子排队等候报名时,听到了一对母子的对话。被当场“震惊”的他,随后就在微博上播报了——妈妈对儿子说:待会老师问你妈妈在哪里上班,你要怎么回答?孩子:教育局。妈妈:爸爸在哪里上班呢?孩子:公安局。妈妈:你给我记住了,否则报了名也没希望。(5月7日《现代金报》)
发酵于老大难“入园难”的教育现状,比拼父母双亲的任职单位以及家世,成为一张最佳的入场券。报道中所折射的是当下的善意的谎言,格外真实,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亲,为了孩子读上书竟开始了谎言教育,谎言包装下的言语最终都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入学儿童,隐现的是“局子里的中国”。
在“上幼儿园难,难于上大学”、“入园难,进公办园更难”的现实语境之下,父母亲为了应付校方的盘问而设置的谎言情有可原。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日渐火热,幼儿园的门槛也一再提高,大多以双亲任职单位而设,自然也将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拒之门外。如此一来,教育均衡成为了一纸空谈,瞬间打醒正在幻想公平公正的普罗大众。
教育公平,应当是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共享教育资源。当下的“入园难”主要聚集于一些优质幼儿园,家长们一窝蜂地抢占名额,造成了入园难的状况。这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直接结果。只有将教育设施、教师队伍均衡分配,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才能真正破解“入园难”的教育困境。
教育不能因“局”施教。均衡教育的教育政策之下,学校不应该问学生“爸爸妈妈在哪里上班”,更应该多问问自己“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怎样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扮演好教书育人的民族大任。因“局”施教的教育怪相,只会将教育推向深渊,最终背离最初的教育本质。
稿源:荆楚网
作者:曾金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