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干部破格提拔,持续引发关注。在围观力量的作用下,一些破格提拔的年轻干部偃旗息鼓,有的还牵连工作人员受到处分。事实说明,原则不能破,民意不可违。民意的焦点在哪里?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干部是干出来的,必须实干为先,实绩为重。实干方能兴邦,实干才会富民。
人间万事出艰辛。没有实干,就没有民族的复兴;没有实干,就不会有中国梦的梦想成真。干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具有实干在先、团结带领群众实干向前的责任和义务。提拔一个干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实干,更好的带领广大群众实干。但事实上,由于个人小集团及地方利益的作祟,干部提拔中往往存在因人设事、设岗的现象,有的甚至为干部的成长进步提前设计了路线图,为了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不惜“用足”破格提拔。这样的破格提拔,坏了干部形象,丧失了公平正义,必然遭致群众反对。
破格提拔要问实绩。对“特别优秀的干部”可以破格提拔,“特别优秀”往往被群众看成是软指标。如何把软指标做硬?那就要把优秀干部的实绩拿出来比一比、看一看。“英雄不问出处”可以,但不能不问实绩。“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要让群众来秤一秤干部的实绩;“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只会看干部怎么做,做得怎么样,而不会看这个干部的家庭出身、文凭学历。出身、学历只是干部的“面子”,而实绩才是干部的“里子”。出了实绩,才能识别德才;比了实绩,才能分辩优劣;有了实绩,群众才会认可。
破格提拔要尊重规律。“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干部成长,事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一个年轻干部参加一、二年工作就破格提拔,显然不合规律。初来乍到,调查研究熟悉情况至少要半年,制定措施、实施计划到出成果,至少要一年以上时间。在一些艰苦地区,出成果的周期可能更长。一年时间出成绩,偶然因素可能过多,连续两年时间出实绩,当然可以正常提拔,连续多年成绩突出,这样的干部才称得上特别优秀。有些破格提拔干部的简历显示一年不到就换岗位,还有的一年之内换几个岗位,这样的频繁的换动如何能出成绩?
破格提拔要严格程序,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大干部的积极性。破格提拔不能对人群作限制,而应用“实绩”这把尺子量到底。年轻干部,或者其他干部,都应该公平享受“破格提拔”的政策规定。特别是对那些扎根艰苦地区、出成绩不易的岗位的干部要多加关注,让他们感受组织的温暖,不能因为出实绩的周期长而错过了提拔机会。要更加严格的执行任职年限规定,开展开展报告、考察、讨论通过、公开公示等程序,从而树立明确的实绩导向,形成实干兴邦的良好局面。
来源:荆楚网
作者:陈国栋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