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路孜孜:天灾,政府该不该“拍胸脯”
发布时间:
2013-07-10 20:22:51 来源:
荆楚网 作者:
蚁路孜孜 进入电子报
投资230亿为何依旧看海,武汉水务系统称雨太大。(7月8日,荆楚网)
关于武汉看海,网上盛传一张图。显示的是,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三年时间里,媒体对政府部门承诺“武汉告别看海”的报道。从罗列出的一条条标题中,无一不是雨前“打包票”,雨后解释“X年一遇”。看过这张图,都会对武汉市政府的治水能力产生质疑。
关于天灾,是政府在做,百姓在看,老天爷在不定期地出考题。这个“武汉看海”很典型,同一个题目,屡错不改。
常言道,没有绝对的安全,所以也不存在“万全之策”。从这一点看,没谁能对消除天灾影响“打包票”。公务员是人,又不是神。政府屡屡“拍胸脯”说“这次绝对高枕无忧”,是自己背上失信的定时炸弹,也让政府失掉了与公众一同求解的机会。
不过,社会需要获得抗击天灾的信心,对此,政府也是责无旁贷。“拍胸脯”对稳定民心、提振士气必不可少。如何,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仅需要科学监测分析,也需要考虑到社会心理因素。
对灾情预计太保守,容易对治理效果过于乐观。事后再用“预计不足”来解释,势必让公众解读为托词。所以,宁可事前往坏了打算。适当地示弱,也能降低民众的期望值,减少心理落差。
比起不靠谱的“天下太平”,公众更能接受“谨慎乐观”。只要看到了治理带来缓解的进度,哪怕是每次预报的滞水点的减少,滞水时间的缩短,也是一个向好的趋向。罗马非一日之功。为人津津乐道的东京地下排水网络,1992年开工,也是花了14年才竣工。
事前“拍胸脯”,事与愿违后,不能“拍屁股”。纳税人的钱,不是好花的了。从2011年投资13亿元,到舆论质疑“投资230亿为何依旧看海?”,再解释为“雨太大”,我和我的小伙伴都要震惊了。
所以,不妨换个角度,站在公众立场,把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难题付诸讨论,应该比将“天灾人祸”一起打包签单的效果好。
来源:荆楚网
作者:蚁路孜孜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陈莉霖)
关键词:蚁路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