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本报头版报道河南卢氏县委土坯房中办公,引发热议。6年后,记者重访卢氏县,又发现了许多“变”与“不变”。 土坯房办公快60年,还要坚守到何时?卢氏县委没有给出时间表,即使有计划,按国家政策“一刀切”,5年内重建是不可能了。“谁不想住得舒服点?但想想比我们苦的群众,这里还能凑合。”县委书记王战方说,山区农民有的土坯房要倒了,有的还吃不上自来水,有的雨雪天只能走“水泥”路,“有钱还是要先尽着老百姓。土坯房里办公,冬暖夏凉,群众来办事,心里也平衡。所以我们既不高尚,又不窝囊。”(8月27日 人民网)
正如王战方所说,卢氏县委60年坚持在土坯房内办公,不是在穷得不行的情况下只好在土坯房里办公,而是把钱尽着老百姓先花。换句话说,不是没钱来改造、改建、兴建办公楼,而是把钱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这种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的做法,就是公仆意识的体现。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所谓公仆,就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仆人。人民是主人,官员是仆人。经济发展了,物资丰富了,口袋里有钱了,最先、最应该享受到发展果实的当然是主人——人民。领导干部要树立节约意识、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在笔者看来,这三项意识中最核心的是公仆意识——为何节约?因为要把钱花在人民身上;为何忧患?因为人民的事情还可以做得更好。反过来看,如果官员们都自觉增强了公仆意识,自然就会强化忧患意识和节俭意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这方面,卢氏县委做了很好的回答:卢氏县在社会经济取得显著发展后,作为带头人,卢氏县委让当地人民走出大山、住进“阔居”,而自己仍旧坚持在土坯房内办公。可以说,“卢氏土坯房精神”就是人民至上的公仆精神。当前,出现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视手中权力,不能正确对待人民利益的现象,而卢氏县委60年坚持土坯房内办公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领导干部的公仆本色。而更令人欣慰的是,实践“卢氏土坯房精神”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它是一个集体,而且,这个集体的精神又代代相传。这才是最珍贵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史宗源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