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阳市的荆州街上,有一家“楚云轩机关食府”,餐馆不大,但有一个红色电子标牌非常显眼,上面写着“公务刷卡用餐,欢迎光临”。前来吃饭的人并不多,餐馆内有一扇门紧闭着,门上贴着一张纸:本店大量供应香肠、腊鸡等食品,欢迎选购。(央视网)
在市委市政府的食堂里提供商品,供人刷公务卡购买,这在襄阳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这种惠及一小部分人的行为其本质到底是什么?最终的获益者又是谁呢?
公务员因为工作耽误了吃饭,给一点误餐补助,这本来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误餐补也不是随便发放的。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可以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午餐费。而襄阳市这种既有食堂,还按照人头、每月固定发放“误餐费”的做法早就已经超出了相关规定的范围。而这种所谓的公务卡不仅可以就餐,还可以购物,更是与相关规定背道而驰。可见,这种由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办理、由财政拨款、只覆盖市直机关的公务卡打着“误餐补”的旗号,实际上已经变味成了隐性福利,其“损公肥私”的本质更是毋庸置疑。不过,到底肥了谁的“私”?是一小部分公务人员,还是定点商家,又或者另有其人?
表面上看,市直机关的公务人员享受到了特殊的福利,肯定获得了一部分利益,但是,如果没有就餐的需求,这种公务卡里的钱也取不出来,只能在定点单位购买加价的商品。虽然这种不满大有“得了便宜卖乖”的意味,但是不得不说这种“不买也得买”的“霸王条款”却是个“甜蜜的负担”。而对于定点单位来说,不仅餐饮业务不愁客源,还可以加价出售商品甚至是超市的购物卡,真可谓“稳赚不赔”的好生意。一方面打着给职工发放福利的旗号,另一方面又“剥削”职工的福利,这个“私”不仅肥的多,还肥的隐蔽。那么,这些单位为什么能成为定点呢?原来这些定点餐饮都和政府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可见,转了一个圈,各种利益又回到了政府机关中更少的一部分人手里。
从去年出台八项规定以来,中央三令五申严打公款消费乱象,更明确规定不准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襄阳市不可能不知道相关规定,那为什么有关部门还胆敢明目张胆的阴奉阳违?为什么相关监督部门没有发现个中存在的违规环节?说到底还是因为一己私利。如果不能顺着这张小卡摸出背后的利益链条,如果不能将损公肥私者一查到底,那么政令还何权威、何谈震慑、何谈尊严?
稿源:荆楚网
作者:恣晗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