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9时许,环市东显得十分热闹,不少外籍人士光顾这里的夜店。而与此同时,一群大妈也来这里的天桥、商店、餐厅“上班”。她们专门缠着外国人讨要钱财,甩不掉,赶不走,甚至在街上纠缠几百米,每晚“收费”几乎没有落空。(12月27日新快报)
这群大妈采取蹲点守候、搂胳膊拖拉等方式,甚至围追堵截数百米纠缠外国人讨钱,手段确实恶劣。网上议论基本是一片谴责之声,有说“脸皮厚”的,有提议“遣送回家”的,甚至有人怀疑“有幕后指使”,唯独鲜见同情的话语。笔者深感叹息。
据旁观者称,这群大妈“专追外国人,中国人经过看都不看”。这就让人觉得蹊跷,大妈为何对外国人“情有独钟”,对国人却“弃如敝履”?其中原因,且来看看国人和外国人对讨钱大妈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这群大妈,外国人和商家都不胜其烦,商家采取的方式是“大声呵斥”、“驱赶”,而外国人“觉得她们比较可怜,天气这么冷,几乎每个人都多次给过她们钱”。
两边对比,外国人明显表现得比国人更有同情心,大妈们也正是看中了这点,才会对外国人穷追不舍。外国人觉得这群大妈可怜,而自己的同胞却只有呵斥和驱赶,这是否让人觉得汗颜?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逼得没办法、走投无路了,谁会丢下尊严去沿街乞讨,看人脸色、受人呵斥、被人驱赶?这群大妈年龄在50岁至70岁之间,这样的年纪本应该在家中子孙孝顺、安享晚年,却要背井离乡在广州街头讨钱,想来让人心酸。何况,这群大妈来广州本想是找工作的,但“没有找到事做,没人请我们做工”,为了生存无奈之下才想到讨钱。
对于讨钱大妈的处境,我们可以归责于社会保障的不足以及对乞讨人员救助的不力,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面对伸到面前的乞讨之手,应该心怀一份怜悯之心,即使不愿给钱,也不至于呵斥和驱赶。
不可否认,社会上有一些缺乏道德的人,利用他人的善良,假扮落魄或伤残向人讨钱,这种欺骗深深伤害了人们的同情之心,也损害了社会的道德风气。有的人不再轻易相信乞讨的人,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冷漠的走开,但这是否就是我们丧失对乞讨人员同情之心的理由?
老人倒地无人敢扶,我们有貌似充足的理由,但道德的堕落已经显见;对乞讨大妈呵斥驱赶,也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人情的冷漠已经一览无遗。大妈专追外国人讨钱,说到底还是国人缺乏同情心逼迫出来的丑恶现象。我们在谴责大妈“脸皮厚”,应该“遣送回家”的时候,应该扪心自问一下:对于道德良知,我们还心存多少?我们可以丢弃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比如道德、良知和同情心,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轻易丢弃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勇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