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网络媒体第一次走进两会,开启网友与代表委员互动的先河,到2009年两会召开前夕温总理“网络问政”,继而两会期间新闻中心首设“网络访谈室”,再到如今微博、微信新媒体逐渐开始“围观两会”。(3月13日中国文明网)
今年两会期间,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可谓大放异彩,成功突围。正如全国政协委员、现代出版社总编辑臧永清所说,“我还没在网上看到新闻,就在朋友圈看到自己被采访稿件”真正体现了“微时代”各类新媒体与手机终端、便捷网络结合后产生的势不可挡的传播效率。
改变的不仅是“两会”宣传报道模式,从中央领导人到各位代表,大家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射到各类新媒体上。新媒体以其独有的便捷、互动、方便等优势,在不知不觉中刷新了领导人与一般民众对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的认识。这是一个契机,更是一个挑战。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大众舆论引导效果,使用不当更会对政府公信度产生几何倍数的伤害。但新媒体更像为当前所有党员领导干部敲响的“警钟”,在信息传播渠道极度丰富的“微时代”,“官念”又该走向何方?
从2011年在微博上调情惨被“围观”的溧阳市卫生局局长到“恶意卖萌”的“玉兔”,前者败在“不懂网络没文化”,后者赢在合理利用网络舆论,完美完成危机公关。这两个极端反差的案例深刻反映出在“微时代”为官者该以何种心态面对挑战。溧阳市卫生局局长或许是个个例,但误把“微博”当“QQ”反映的重点不仅是官员“要学会利用网络信息传播工具”,更在打破思想的藩篱,抛弃过去封闭内向的处事态度,学会如何“公开信息”,“公布讯息”。在网络时代,要封锁信息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估量,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今天要“防民之口”无限接近于零。因此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学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尤其是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决不能想着“捂着掖着”,而是要想着主动公布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往正面发展。同时,“微时代”也对所有国家公职人员的服务水品提出了新要求。在手机终端拍照录影功能日益强大,移动网络“随处可见”,舆论平台影响力极大的情况下,国家公职人员在面对办事民众时不能再像曾经那样“横眉冷对”、“大摆脸色”。
这是一个“公民时代”,更是一个“微时代”,人们对政府部门的要求只会不断提高。但归根究底,只要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心里装着人民”,“官念”也自然会走在群众这方,走向正确的方向。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任评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