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获悉,央行已向第三方支付企业下发了《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和《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或被认为“杀伤力”最大的内容,是对个人支付账户的转账、消费额度设限。(3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
暂停网络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之后,央行拟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进行更强力监管的消息,让支付企业惊出一身冷汗。按照外界流传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一个版本,央行拟规定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转账年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支付机构应对转账转入资金进行单独管理,转入资金只能用于消费和转账转出,不得向银行账户回提;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消费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同一个人客户所有支付账户消费月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
考虑到余额宝用户数已超过8000万人,如果一年累计的购买额度不能超过1万元,那么央行等于是给余额宝强行规定了一个8000亿元的上限。就算余额宝用户人数能够逐步攀上1亿甚至2亿,余额宝的资金规模也只能攀升到2万亿,这无疑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玻璃天花板。
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这是对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一记重创;紧接着,央行又拟对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做出规定,这无疑对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未来规模发展形成致命打击。
央行重拳出击,却把拳头打在支付宝、余额宝等等“宝宝”身上,着实让人不安。央行作为金融监管机构,自然应该强化对“宝宝”们的安全监督;但另一方面,如果央行只是一味地给“宝宝”们套上这样那样的“紧箍咒”,而对五大银行和中国银联的既得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不但做不到公平公正,也只会遏制中国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让金融领域继续在原地踏步。
坊间有个说法是,去年上海建立自贸区计划也曾招致金融监管部门的公开反对,为此,李克强总理曾经在一次国务院闭门会议上拍桌子发火,并最终力排众议,上海自贸区才应运而生。所以当我们看到央行把几记重拳打在“宝宝”们身上时,我们看到的也正是金融监管部门对新生事物的排拒心理与“患得患失”,是既得利益对创新的阻挠,是利益格局的负隅顽抗。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汪忧草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