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升国旗倡议每个学生捐款一元,老师捐一百,定下收款时间,家长觉得慈善变摊派。日前,沙井职业高级中学一名学生家长反映称,孩子被学校要求捐款一元,钱虽然少,但感觉像摊派,而且钱收过去具体干什么也不知道。据记者调查,学校老师倡议的捐款数额实际上是上级安排的,校领导去街道办开会之后宣布的。(3月19日《南方都市报》)
捐款,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捐款经历。自我们上学开始记事起,每当发生比较大的灾难事件或是周围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学校都会组织学生捐款,明说捐款多少视自己情况而定,但是依然还是有学校公示捐款名单,并且附上捐款数额,这样有意无意的暗示都让身为学生的孩子开始注重起捐款数额了。
每当有大型捐赠时,媒体也总爱凑热闹,不时报道出一些典型人物捐赠事迹,其意或表扬或批评,不免看出这些媒体营造出了一种怪异的氛围,即捐赠者捐赠了多少也就体现了捐赠者多少爱心的氛围,给大众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宣传倡导营造和谐社会,鼓励人们表达自己的爱心,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这本是一件非常欢喜的事情。可是,在规矩多如牛毛的当今社会,人心的不确定性需要条条框框来约束,善意的表达也需要具体数据来证明,纯真的善举也着实变了味。
捐赠在如今这个社会,能代表纯真的善意之举,并不多见。甚至一些部门或单位明确规定哪些人应该捐多少钱,像这样的文件或通知,许多人也都见过。像这样搞名义上的捐赠,不免让人产生疑惑:这到底是在表达善意还是在趁火打劫?
强制性的捐赠,成为被迫行善,变了味的捐赠也只能理解为一种人性的偏差。从古至今,惩强扶弱的传统思想深入了许多人的思想中,“打土豪,分田地”也是这种追求“大同”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当自己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很少有人能做到看着别人幸福的生活,生活本是自己的事,但是受这种情绪影响,搞得自己的生活都变成了大家共同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捐赠也就变成了匀平社会财富甚至幸福的工具。
本来就是普通人家,自家的生活能勉强维持过得去,但是受各方面影响急急忙忙跑去捐赠东西,搞得每个人好像都是“土豪”似的。捐赠做慈善,本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也是人们内心深处友爱互助的情感表达,捐赠与否,捐赠多少,应由捐赠者自己决定。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