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央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改革坚定决心相比,不少地方在政务公开时喜欢遮遮掩掩。编制预算说明时,谈到资金结转、预算支出时动辄在“亿元”单位后边加个“等”;在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里,蜻蜓点水列出一个支出项目,用“等等”代替几十个项目“鱼目混珠”的情况比比皆是。“等等”,到底都遮掩了什么。(3月20日中国新闻网)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逐步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打造阳光财政。只有信息共享,公开透明,群众知情,才能谈得上监督,才能实施有效监督。李克强总理在刚闭幕不久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将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然而,“等等”却被一些地方政府用到政务公开上却大有乾坤和玄机,等字变成一个筐,没法公开的都往里装,变成为政府遮丑避嫌的一个道具。究其缘由,如果把应该公开的内容都公开了,一些信息会让群众敏感,引来追问,自己又无法解释清楚。所以干脆来个“等等”,模糊处理,蒙混过关,以此换得“平安无事”,不失为应付形式和舆论的绝招。
殊不知,“等等”让民心等不起,政务财务公开不是形式主义的大忽悠,群众不是容易糊弄的大傻子。就拿三公经费来说,今年初各地相继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三公经费削减情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未公开削减三公经费的相关数据。有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只提出严格落实八项规定,但并未给出公开数据,有的地方报告提到三公经费明显下降,但下降多少,并没提供数据。
自作聪明把不宜公开的内容以一个等字来遮掩,仍会引发人们的猜疑和追问。每年的两会,政务公开都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之一。与其这样,倒不如实实在在的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只有政府越透明,越阳光,人民群众才能少猜疑,多理解。而有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政府也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破除“等等”,让政务公开没有死角,何乐而不为?
稿源:荆楚网
作者:蒋子衿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