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听写三遍”、“已背诵”、“已预习”……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家长每日例行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然而近日昌平城关小学、朝阳白家庄小学、农科院附小、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等本市部分小学却开始试水作业“免签”。(3月23日《北京青年报》)
校方认为,“作业免签”既可减轻家长负担,也能增强学生自学能力;但仍有部分家长和老师对此持反对意见。
这源于长久以来的“教育惯性”。许多人习惯将“家长陪同辅导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当做一项任务、一种目的,而非检验孩子课堂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即便孩子感到疲惫,或者家长能力不及,也得想方设法完成任务。而对于那些农民工家庭,给孩子“签字”无疑成了新增的家庭负担。有批评认为,家长签字更像是一种教育责任的转嫁。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教育惯性”会弱化和消解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责任意识。父母长期督学,是典型的“严于管教、疏于引导”,很容易给孩子造成“爸妈要我学”的潜意识。由于人的惰性和孩子好玩的天性,被动学习往往有赖于严密监视。一旦监管松懈,孩子们就会偷懒偷玩。久之,就学会了表演、敷衍,甚至为逃避作业(责任)而签字造假。如此一来,爸妈虽然很辛苦,孩子仍要走弯路。
签字督学不如“免签”劝学。让孩子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才是上策。老师家长必须以共识之态,扭转督促孩子学习的“教育惯性”,取代以授孩子“独立学习”之“渔”;还应加强老师、家长、学生的三方互动,鼓励引导孩子“自学自检”,在“陪伴而非代替”的帮学、促学中发现不良学习习惯的苗头,及时对症下药,避免陋习成癖。最终帮孩子养成会学、好学甚至恋学的积极态度,亦能令家长完成“监工”变朋友的角色转换,摆脱作业之累。
“签字”的意义在于引导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作为一种教育改革尝试,北京小学“作业免签”值得推广。其意义在于,与其用“签字”之类的刻板教条“关住”孩子,不如持之以恒地关注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课程”。当孩子学会学习自然爱上学习。犹似“源头活水”,既是孩子之悦、家长之福、教育之功,更是社会之幸。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健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