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郭晓冉:群众牢骚话是检验领导干部的试金石

发布时间: 2014-04-01 17:10:31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郭晓冉  进入电子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到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内蒙古翁牛特旗参加旗委常委扩大会议时强调,要把群众的心吃透,顺应民心、民意、民愿。他在谈起古代的“采风制度”即官员通过民谣了解民情政情时说,我们从群众中来,就不怕听群众的牢骚和意见,再不好听的话我们也要听!(3月31日人民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在群众中汲取最宝贵的智慧,才能知道群众之所需,才能知道自己工作的问题所在。有了这些作为依据,广大党员干部才能知道自己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该如何去开展,才知道如何改正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群众满意。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领导干部下基层的目的,就是为了倾听百姓疾苦,倾听最真实的声音。如果是为了听“好声音”而去,那么这样的下基层不下也罢。
  对于一般群众来说,他们的言语不是毫无依据的无中生有,从群众的牢骚话中,也许可能会发现一些平时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我美化的倾向,这与每个人的自尊心都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领导干部,身处领导之职,难免耳边听多了“甜言蜜语”,稍听点不顺耳的牢骚话可能就心生不爽,面有愠色。
  “宰相肚里能撑船”,领导干部的气量不当如此狭隘。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辩证的看待这种牢骚话,每个人的工作都不可能会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会让所有的群众都毫无意见。牢骚话反映了群众的不满意,也是给领导干部提了个醒儿,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工作有问题。通过老百姓来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此谓“以人为镜”,可以更好的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免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而安之若素,浑然不知。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领导干部听到了牢骚话,要“知耻而后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的干部不仅不会因身上的瑕疵、工作的小失误而为群众诟病。相反,群众对于这种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把群众当“自己人”的干部会更加佩服、更加尊重。正如艺术中的残缺美,领导干部因为一点小小瑕疵才更衬托出了其完美和值得尊敬之处。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晓冉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沈素芬)
关键词:群众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