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金海燕:喷涂公车标志彰显接受监督诚意

发布时间: 2014-04-20 16:12:47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金海燕  进入电子报

  记者近日在湖南宜章采访时发现,县委书记和县长带头给公车喷涂上了“公务用车”标志。宜章县今年出台《宜章县超标配备公车及公车私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方便群众和媒体加强对公车的监督,全县所有公车都粘贴了醒目的公车标志和举报电话。(4月20日《新京报》)
  公车一开动,就得上路,就得在群众的眼皮底下行驶。因此,在公车上喷涂明显的公车标志,就必然使每一辆公车的一举一动,都在群众的众目睽睽之下,接受群众的监督。宜章县此举,可谓彰显了公车运行接受群众全面监督的诚意。
  虽然在公车的购置和使用上,有些地方和单位出现了超标配置公车、公车私用现象严重的等等问题,不断受到群众和舆论的诟病,但是,在马路上行驶的哪辆是公车,一般市民很难识别,尤其在私家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比起过去“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更方便的是——公车隐于民。除了传统的小牌号车和“0”牌车(据说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取消“0”牌车号,原本的“0”牌车也隐车于民了)之外,其它车辆是不是公车、在不在私用,群众只能瞎猜。其中恐怕也难免有猜错的时候,舆论诟病的“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用于公务、三分之一用于领导私用、三分之一被司机乱用),谁也拿不出实在的数据,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公车隐于民”。改群众监督难的现状,让群众更容易实施监督,宜章县的举措可谓既简单又有效,值得点赞,更值得其他地方仿效。
  据说,有人担心公车喷涂标志以后,公车的特权会更加明显,譬如市政府的公车上路,闯红灯时交警会眼开眼闭,更有一些权力机关乃至与公安交警相关机构的公车,有了横冲直撞的“通行证”,为交警更方便进行“选择性执法”创造了条件。这样的担心固然有一定的道理。过去,对公车私用缺乏严格管理和严肃惩处,公车即使在众目睽睽的大马路上耍特权,即使被群众举报到了相关部门,往往不了了之。那时的公车如果喷涂标志,其结果不是强化群众监督,反而可能引发群众更多的牢骚甚至愤慨。但是,如今情况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对公车私用的惩罚力度正在加强,群众一旦举报,有关部门不仅会立即查处,并且会按照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件,指名道姓公开通报。如此上下夹击,喷涂了标志的公车,恐怕再也不敢出现在国庆期间的景区、清明节前后的墓区、双休日里的高档娱乐场所门前了。
  随着公车改革的不断深化,相信公车管理制度会得到不断完善。但是,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也离不开群众监督这一关。离开了群众监督,制度就会走样变形。因此,公车喷涂标志或以其它形式让群众便于识别和监督,应当作为公车改革中的一项配套措施,与其他改革措施同步落实,才能真正完成公车改革的任务,使改革后的公车真正用在必须用公车的公务活动中。
  为公车喷涂标志,办法简单,花钱不多,实施方便,推广容易。关键在于坐公车的各级领导,有没有接受群众监督的真心诚意。
  稿源:荆楚网
  作者:金海燕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公车标志;群众监督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