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钱桂林:为公车主动“亮明正身”点赞

发布时间: 2014-04-20 08:51:24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钱桂林  进入电子报

  记者近日在湖南宜章采访时发现,县委书记和县长带头给公车喷涂上了“公务用车”标志。宜章县今年出台《宜章县超标配备公车及公车私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方便群众和媒体加强对公车的监督,全县所有公车都粘贴了醒目的公车标志和举报电话。(4月20日《新京报》)
  随着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强,有不少人对公车的使用相当关注,但要想分清公车与私车还真的有些难,因为某些公车并无显著标志。
  车轮上的浪费甚至腐败,是近些年来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公车肆意浪费和挥霍纳税人的钱,难免不引起纳税人的反感甚至愤怒。加强对公车的外部监督,让公车全裸在民众的视野中,不失为治理公车浪费甚至腐败的良策。湖南宜章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带头给公车喷涂上了“公务用车”标志,全县所有公车都粘贴了醒目的公车标志和举报电话。如此主动“亮明正身”,接受民众监督,值得肯定和赞赏。
  必须承认,汽车已经成为公务人员必配的办公用品,就跟一支笔、一张纸一样,是为方便公务人员办公用的。从这个角度,只要是工作真正需要,只要公车是拿来为人民群众办事的,按照什么标准配车、车子怎么使用,老百姓都没意见。现在社会对公车问题之所以有那么多怨气与非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满意公车使用上存在严重的浪费甚至腐败现象。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三分之一”,即车辆公用三分之一,领导及家属私用三分之一,司机使用三分之一,被戏称为新“三三制”。
  公私利益混淆、公私身份不清、公仆服务意识缺失、监管措施不到位等等,这些都是公车使用的矛盾点。平心而论,在我国公车使用并不缺少约束的制度,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禁令与规章有那么多,而真正缺少的恐怕还是从上到下“动真来硬”的决心和行动。监管和规范公车使用,光靠公务人员的自律远远不够,应该借用社会的力量,将公车置于人民群众监督的汪洋大海中。
  公车统一喷涂公务用车标志,是坦然接受社会监督所表现出的一种高姿态。这既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走群众路线的彰显,也是依法执政、诚信执政的体现。
  稿源:荆楚网
  作者:钱桂林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公务用车;公车标志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