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安徽合肥的孙先生接到了两年未联系的身在广州的同学的电话,邀请他去参加自己的婚礼。在孙先生表示了无法到场后,同学却说会将银行账号发过来,孙先生可将“礼金”汇到账号上。五一将至,合肥市民纷纷反映,接连而至的婚礼和“份子钱”,让人吃不消。
传统表示祝福的习俗的性质已经改变。有社会学家表示,婚礼中送礼金是传统习俗,原本是一种祝福的象征,但是现在性质逐渐演变,很多人被套牢,感觉不送不行,送了也吃不消。很多人还会比较每一位同学所送婚礼礼金的多少,有些送的较少的还同学会被嫌弃。人到祝福到的同窗情谊似乎早就没有多少价值了。
同窗友谊是纯洁珍贵的。社会上朋友之间往往会有一些利益关联,友情不再那么纯粹。上学期间的朋友之间是比较单纯的友谊,没有经济上的联系,也没有政治方面的竞争,甚至没有生活上的压力。在一个单纯的环境中酝酿出来的纯真的友谊是很难得的,人们更要去珍惜。许久未联系的同学靠婚礼礼金往来只会在纯洁的友谊里添加杂质。
同窗结婚互送礼金自愿而不能强制。能够亲自到场参加同学婚礼的可以适量送一些礼金表示自己的祝福,其实并不用在意金额,只是一种美好祝愿的象征。无法亲临现场的同学送上自己的祝福就已经足够了,还发去银行账号要婚礼礼金确实不妥当,无意中给同窗之间制造了一些隔阂。
礼轻情意重,莫让婚礼礼金绑架同窗之情。古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典故。现代的人们应该将这一美德传承下去。把婚礼礼金作为同窗之情的见证未免缺少了人情味儿。古语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越来越多的友谊被金钱打败,越来越多的人交不到知心好友,却有一大帮的酒肉朋友、官场朋友、赌场朋友、金钱之友。这是社会的退步同时也是社会的悲哀。
珍视朋友,莫让婚礼礼金成为一种负担,还原其最初的祝福含义,让同窗们作为自己婚礼的最佳见证人。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