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丹棱县政府聘请40名“挑刺工”。不知“他”是谁,干部都说压力大。(据5月19日《华西都市报》)
正风肃纪需要“挑刺工”。客观地说,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作风问题及违纪违规问题,或因“只缘身在此山中”,见惯不惊、习以为常;或想做个“多栽花,少栽刺”的“好好先生”,很多人不想“挑刺”,不愿“挑刺”,也不敢“挑刺”;纪检监察部门或是顾此失彼,或是人手紧,任务重,忙不过来,也不能保证“完全、彻底、干净消灭之”。凡此种种原因,导致问题的产生、蔓延,越来越严重。在组织监督、纪律监督、舆论监督尚需进一步加强的同时,群众监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正风肃纪需要建立“刺儿头”想挑刺、能挑刺、敢挑刺的体制和机制。有些问题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显而易见,为什么就没有人管呢?是因为“山里山外”缺乏一批敢于犯颜进谏、仗义执言的“刺儿头”。为什么没有“刺儿头”呢?是因为没有建立“刺儿头”正常发挥作用的良好体制和机制。“刺儿头”也在想,大家都不说,我为什么要去说,当“刺儿头”有什么好处。在风气不正的今天,你当“刺儿头”不仅得不到伸张、表扬、奖励,反而还会招来白眼、嘲笑、讥讽和打击。到时候,挑刺的“刺儿头”就会先被挑了出去,严重的还会遭到残酷迫害和无情打击,这就导致了“刺儿头”也不敢说话了。看来民主政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群众监督的体制和机制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想风清气正,先要有好制度。有制度保证,不仅“刺儿头”挑刺,人人都可以挑刺;如果人人都能挑刺,人人都敢挑刺,自然风清气正。这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刺儿头”还担心冷嘲热讽、打击报复的当下,丹棱县政府为40名“挑刺工”戴上“面罩”,让受监督的干部不知道他们是谁,这还是有必要的。有“余则成”提供情报,干部都说压力很大,说不定哪天就被纪委监察部门通知去谈话了。我以为,这就对了。干部说有压力,这就说明权力受到了制约,对手中的权力有了敬畏感。各级干部,尤其是手中握有实权、重权的高级干部如果知道权力是谁给的,权力是用来为谁服务的,应该如何用权等系列问题,何愁党风政风不正呢?
正风肃纪不仅需要“挑刺”,更需要“拔刺”。设“挑刺工”之举,我觉得并不新鲜,过去不少单位都设有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员,有专职的、有兼职的,也有义务的。今天的“挑刺工”和昔日的监督员应该是同一职责的人群。聘请了“挑刺工”,也建立了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最后“一公里”的路便是敢不敢于“拔刺”。把“刺”找到了,就要鼓足勇气将之拔出,“晒”在大庭广众之下。人的躯体长个疮、生个毒瘤在所难免,关键就看你愿不愿意吃药,敢不敢动刀。勤于“挑刺”,勇于“拔刺”,才会体康无忧。
稿源:荆楚网
作者:蜜蜂松柏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