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网友在人民网留言称“甘肃和政县26个政府部门13年来给餐饮企业打‘消费白条’,欠款60余万元”,称好几家单位换了几任领导,都只承认欠账但没有解决。当地县委县政府已成立调查组,督促涉事部门制定还款计划限期还款。(5月20日《京华时报》)
一个西部县的26个部门、13年打”消费白条”,这样“打白条”的“持久战”导致企业资金链严重断裂,以至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这样的新闻报道不止这一例,之前也多有报道,一些政府部门“前打后继”白吃白喝的“战斗精神”让人大跌眼镜,对于企业是欠的“经济账”对于政府更应该补清的是“监管账”,监管的账补不齐,这样拿政府的信用作抵押大吃大喝吃过欠着“白条账”还赖着不给钱的现象依然会屡禁不绝。
不难想象,一个和政府打交道十几年的家族企业如果不是走投无路难以为继是不会求助于媒体平台曝光当地政府这种“官赖”行为,而人们对于“曝光—纪委介入—事情解决”的流程似乎再熟悉不过。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推进,虽然高压之下,一些地方有所收敛,但是如果不完善政府财政收支纪律规定,加强财经纪律的监管监督,还清监管“白条账”,这样的案例似乎还会在各地再次上演,打的是“白条”,抹黑的是政府,严重透支了政府的公信力。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对于这样浅显的道理,政府不会不懂,而很多单位领导换届,还款成为了历史遗留问题并打算不断“遗留”下去,直到离任拍屁股走人,将烫手山芋留给下一任,如此推诿只会让政府欠账的窟窿越来越大。对于换届的官员,不管是哪一届,代表的都是政府或部门,官员离任后,并不代表着其在任期内欠下的账单可以一笔勾销。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如果没有有效监管和明确的责任主体,那么滥用权力铺张浪费的现象将难以消除。
笔者认为,政府的“白条账”不能一还了之,更需要相关部门着眼于补清历史“监管旧账”,如此,才能够真正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作风建设,严肃财政纪律,坚决遏制住大吃大喝腐败的势头,增强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做到取信于民。
稿源:荆楚网
作者:卢潇崇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