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六一”,这一天本是孩子最期待的一天。可是,对于不少学校的孩子来说,“六一”之前是孩子们最忙碌的时候:孩子们,在舞台上卖力的表演着,不敢又丝毫马虎;领导们,在台下看表演,可能一天得赶几场类似的演出。
对于不少孩子来说,节前的表演着实成为他们的负担。笔者在“六一”之前,参加了多个类似的演出,听到有孩子抱怨觉得太累。不少孩子为了配合领导观看表演,从统一表演服到节目排练,有的甚至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了。只为了在演出之后的一刹那,博得领导的会心一笑或一次鼓掌。
不少小学儿童节的庆祝活动,都是学校领导一手策划,其初衷并不是为孩子们庆祝节日,让人不免多了一些遐想。一次展演、一次汇报演出,本没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却费劲心思地联系媒体,不可排除地拥有乘机宣传的嫌疑。通过孩子们的表演,像社会展示一下学校的办学水平,借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期望来年招生更加便利。类似的行动,让人不免感觉瓜田李下。
况且,这一类的演出,对于大部分没有特长的儿童来说,并没有更多登台表演机会。只有少数的合唱团成员,亦或是那些有特长的学生,他们成为表演节目的“台柱子”。而其他孩子只能成为给别人鼓掌的“观众”,未免显得与“六一”孩子联欢的本质渐行渐远。
作为儿童教育者,对待儿童教育不妨更加纯粹。孩子们毕竟还小,统一规范的演出,并不能达到孩子们娱乐的效果。“小大人”似的演出,反而成为压在孩子肩膀的负担。此时,节日的活动安排,可以试着交给孩子们自己做决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如何组织活动?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尊重孩子的意见,放手让他们自己决定,回归孩子快乐的本位,也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当然,作为教育者,自己也要成为改革的对象。类似破坏孩子的童年,成人往往是“始作俑者”。此时,从理念层面的当务之急,是要树立尊重孩子为本的观念。不过,改变教育观念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改正所谓“六一”活动掺杂“私货”现象,就可以一劳永逸。关键在于,尊重孩子的教育观,教育者在日常中应不断地被强化,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共识。
有人曾说过:孩子的心灵犹如白纸一样纯洁,既容易受真善美的熏陶,也容易受假丑恶的污染。不仅要将“六一”回归到孩子生活的常态,也要让成人把尊重孩子当作常识。如此,儿童也就多一些童真,成人也会少掺杂一些违背教育理念的“私货”。
稿源:荆楚网
作者:章正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