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
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也提前热闹上演,开始追寻红色记忆、感受红色情怀。身处网络时代,线上的活动当然少不了。近日笔者就参加了一个宣称是党史必修课的有奖知识竞赛,不过在十道考察基本史实的选择填空题中,竟有一个题干赫然写着:“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军开始长征。”不知是工作人员录入错误,还是本身就不清楚,这样的低级错误看了,强烈冲击着我的认知常识,也让我不禁怀念起初中时代那份对历史的沉醉,纵使死记硬背,但也自得其趣。那个时候,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历史学者,在纵横古今中观兴衰治乱,得修身明智。后来,上了大学,开始对粗线条、条条框框的宏大叙事不再那么“感冒”。
我的一名导师专研中共党史,在一次谈话中,我向他表达了对历史细节、独立个体的关注,大意是党史中的主题主线值得研究,但那种统摄性太强的话语也会把大量生动鲜活的细节隐藏在历史帷幕后面,就很难反映90多年来共产党人惊心动魄、艰难曲折的奋斗史,就很难吸引人、感染人、激励人。
没想到,他竟大赞这种见微知著的态度,并援引一位历史学家用“盎司”度量历史的观点,指出看历史,既要用广角镜头也要用特写镜头,既要窥全貌,也要重细节,把历史主义的人文关照集中在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情节上。
我认为这种视角在看待党史上,同样适用。这种碎片化的补充不是“边角料”,不是“渔樵闲话”的佐茶谈资,这种细节也不是“纠结”,而是在敬畏党史前先有对生命的敬畏,在宏大叙事外有历史还原。党史毕竟只是历史的一部分,但那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无人可以否定。任何的刻意戏说、歪曲、重构、亵渎,都是不敬和背叛。
不允许别人微词,也得从我们自身反思,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唤醒那些似乎已经沉睡很久的历史?难道只是节日一到,例行公事,走走形式就完了?难道只是斥责烈士陵园踢倒墓碑的少年缺乏敬畏之心就没了?难道只是永远不痛不痒地宣传、兜售大而话之的笼统概念和话语体系?
93年的风雨历程刻录在不同年代的时钟脚步里,熔铸在几辈人的岁月记忆中,除了众人皆知的人物和事件,每个地方独有、革命老区的党史同样不能被遗忘,但一个可悲的事实是,在很多地方这些革命先烈、文物古迹越来越得不到深度挖掘和有效保护,破破烂烂的几座土房子,一些旧衣旧物,被视作无用的东西。利益为上,历史为下,宁愿挖空心思、掘地三尺刨出更古老的招牌大人物,也无非是当作功利性的工具使用。
唤醒对党史的深刻记忆,必定是一个庞杂、宏大的系统工程。人都会遗忘,在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自我修复。但这不和忘记历史是两码事,前者是出于自身的痛苦经历;而后者我们不曾经历。革命年代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就在眼前,每年七一的缅怀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了重拾起信仰的力量,为了不负今日中国梦的使命。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向定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