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李思辉:发霉面包拷问公共服务品质

发布时间: 2014-07-23 10:42:06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李思辉  进入电子报

  “三伏天的被子”还没“降温”,灾区又出现发霉的面包、蛋糕等290箱变质食品。台风“威马逊”刮出救灾上的诸多问题。海南省民政厅厅长苗建中在新闻发布会上,向灾区民众道歉,表示已成立工作组进行深入调查。(7月22日《京华时报》)
  救灾食品的品质,关乎灾民的生命健康,的确应该大题大作。
  过去,我们对这类问题重视不够。很多时候,救灾被看做一种政府额外的关照,体现的是国家的良心,甚至被看做是一种怜悯、施舍、恩赐。“有东西及时运到、发放到手就不错了”。至于物资质量的好坏、救助的科学有效与否,往往不大被关注。在一些官员眼里,灾民领到物资、得到安置,该做的就是感恩:感谢这个感谢那个。不这样做,似乎就是不懂人情世故;倘若公开表达不满,则会被视作不知好歹。
  事实上,透过现代政治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审视,我们会发现上述认识并不科学。中国现在的救灾,与120年前乃至由此溯沿的历朝历代的赈灾,完全不是一回事。现代政治经济体系里,救灾不是恩赐,而是义务。它的实质是一种基于契约关系基础之上的公共服务的购买。民众向政府纳税,以购买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灾害救济等方面的服务。政府提供这些服务是理所应当的事。不这么做就是失职,就是对国民的违约。
  而且,这种服务质量的优劣,民众(特别是直接受用的民众,比如灾区民众)最有发言权和评判权。不是说你送什么来,我都只能被动接受,只能山呼感恩、感谢。你送来的东西实不实用、食品有没有过期、物资运送的调度是否合理,乃至整个救援机制是否科学、服务是否到位,都是可以讨论的。并且最终是由民众说了算的。
  以往,这个基本的现代政治经济常识,常常模糊不清。好在,最近几年,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明晰。这次强台风灾害,舆论场上有关感恩、感谢的表达少了;相反,对救灾的监督、批评、审视、反思多了,这就是一种可贵的进步。它表明,整个社会对个体与政府的关系认识更趋准确,民众的公共服务观正在逐渐形成。
  政府就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高质而有效的救灾就是政府的义务。享受政府的优质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用不着感谢谁。如果它做得不好,民众有权去监督和批评它。地方政府官员,包括一些类似红十字会的半官方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在救灾的心态上、行为上进行必要的校准。集中力量提高救灾的速度、效率、品质。至少,得打消骨子里“嗟,来食”的傲慢,变俯视为平视。为发霉的面包,为公共服务的的无秩序、低品质,感到羞耻。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思辉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发霉面包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