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多地持续出现高温天气,烈日之下,高温津贴发放、户外作业停工等高温劳动保护的落实,再度成为舆论焦点。然而,在国家明文规定“防暑降温措施”的背景下,一些用工单位却将政策置若罔闻。三伏盛夏,劳动者的“酷暑权利”谁来维护?(7月24日中国新闻网)
最近,全国多个地方高温依旧,一些省市也相继发布了高温预警信息,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有关“高温津贴”的话题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那么,什么是“高温津贴”呢?
高温津贴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从而针对劳动者的补偿,问题是他们能拿到属于他们的“高温津贴”吗?
据了解,有很多从事在高温岗位上的劳动者对于“高温津贴”这一项应当享受的权益似乎并不了解,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也有一部分没有拿到“高温津贴”的职工即便知道有这个政策自己应当享有,也不会主动提出,以免丢了饭碗。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户外工作也更加辛苦,全国多地进入三伏天,按照目前通用防暑降温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度高维那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且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温度降低到33度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虽然各地的津贴标准不同,关键是劳动者们真的拿到了吗?
根据调查,截至目前,几乎有八成以上的劳动者拿不到高温津贴,原因在于户外劳动者往往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然而,法律意识的薄弱,维权意识的缺乏,就业的压力,使得他们难以保障自身的权益,再加上行政部门的监察不力,用人单位的错误解读,种种的因素导致了“高温津贴”就像神一般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也就是所谓的只是听说过,没人拿到过是一样的道理了。
既然有规定,就必须要执行,否则“高温津贴”岂非成了“空头支票”?笔者认为,不管是监管部门加强监督也好,还是劳动者自身维权意识的提高也罢,向高温作业者发放补贴,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这是对于劳动者的一种尊重。
稿源:荆楚网
作者:曹晶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