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清华大学女讲师方艳华根据“就职9年未评职称必须离职”规定面临“非升即走”,然而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希望学校将这位“因全身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留在教学岗位。目前,方艳华已转为职员。(7月29日《新京报》)
大学教师只因科研不足而被迫转岗的案例,确实暴露出了当今高校量化考核的弊病,这无疑会导致高校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显然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相违背,去年浙江大学设置心平奖教金的初衷也正在于此。在此语境下,将高校教师的教学成果引入到绩效考核当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就目前来说,科研和教学不能厚此薄彼也是一个共识,必须要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能因为科研成果过少而对高校教师一票否决。
这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之所以难以构建,原因就在于教学质量不像科研成果那样有一个量化的衡量标准。众所周知,课题和论文的数量和级别,甚至是科研经费都有一个具体的数字表示,但教师的教学质量却难以考核,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基于学生的口头评价,但问题是学生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真的靠谱吗?评价老师最有发言权的真的就是学生吗?
在此,我并非是在孤立地质疑该新闻当中清华大学学生对该教师的良好评价,只是想说明,在当下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情况下,教育质量普遍“注水”,学生的观点未必会给教师的教学质量给出客观的评价。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既然教学质量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倘若是学生来评价,那么基本上全部都成了学生的主观臆断,每个人心中好老师的标准都是不同的,就现实情况来看,一些老师上课能扯,内容空洞却语言幽默,考核简单且最终成绩高,恐怕不少同学都会评价为“超好老师”,甚至是所谓的“男神”或“女神”。退一步讲,即便是一些老师上课内容极其无聊,但不点名考核成绩高也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相反,那种上课讲的再好,知识含量再高,学术造诣亦非常之深,但最终考核成绩若很低,这样的老师不少学生也都不喜欢,他们未必就成的了好老师。
另一方面,既然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由学生来发言,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表达自由的问题。其实现在不少高校都会在学期末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并将其纳入到考核教师的范围之内,这种考核设置不同等级,看似较为合理科学,还实现了量化衡量,但却忽视了一个前提,即学生的表达自由。由于学期末都是老师给学生成绩的时候,学生评价又是实行实名制,不少学生为了怕不得罪老师,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成绩,都是违心评价,最终因为表达的不自由,使得教学质量评估这一环节形同虚设。
学生确实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但不管从理论上来看还是从现实情况来讲,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在缺乏完善制度设计的前提下,学生的观点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换句话说,即便是受教育者,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只能说是可供参考,但绝不能说其最有发言权,因为这里的发言权已经“变异”。所以,教学质量固然需要作为考核评价大学教师的一个因素,但仍旧需要制度的缜密设计,不能全让学生说了算。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松超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