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姜冰清:从“非升即走”争议中领悟大学真谛

发布时间: 2014-07-31 16:55:08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姜冰清  进入电子报

  时隔20年,清华大学“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并引发关注。1993年,清华开始试行的人事改革制度中规定,讲师、副教授在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不以提高职称,应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后来调整为“非升即转”。今年4月,清华大学决定不再续聘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后,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希望将这位“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留在教学岗位。目前,方艳华已与校方达成一致,转岗为职员。然而,因“辞方事件”产生的“教学与科研孰重孰轻”的争论仍在继续发酵。。(7月29日《新京报》)
  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高校的发展经历着阵痛,这让很多高校感到了迫在眉睫的压力。痛定思痛,高校在现有经济发展实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提出一些改变学校发展的思路、办法和建议,尤其是在全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冲击下,高校教师考核首当其冲,清华大学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已,我们不能否认清华大学此举的初衷是善意的,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整个教师队伍水平,进而提高整体清华质量,不断提高清华的竞争力和品牌力。
  教书育人本事高校的本职工作,培育优秀人才才是大学第一要义,然而如今的一些大学在盲目追求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越偏越远。于是也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圈”,搞科研的老师一天趾高气扬,颐指气使,对学生和搞教学的老师不屑一顾,而搞教学的老师显得有心无力,低三下四,但是却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从中受益良多。但是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氛围下,倒是教学类的老师总是感觉低人一等,即便学生的评价很高。
  大学的本质要求是培养人才为先,如何扭转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局面,这需要从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制度保障是平衡的根本。教学为本质,培养人才是主要目标,但是高校也离不开科研的陪衬,尤其是在高校这种半自负盈亏的模式下,科研项目的确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头戏,为了进行平衡,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科研教学相关制度,在适合高等教育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因时制宜,制定出一套适合科研教学“各司其职”的完美结合制度,使得科研教学“分工不分家”,既各干其事,又相互合作,各取所需而又紧密结合。激励机制是平衡的手段。要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各方的主观能动性,要给予教学科研相等的地位和奖励措施,比如像对待科研奖励和评定那样,将承担教学列为教授聘用条件、给教授定教学工作量、评聘“教学型教授”、设立“教学名师”与教学改革项目、重奖教学贡献突出的教师与教学团队等等。使得教学科研的老师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在面对支撑评审时要全盘考虑,不能重此薄彼,有失公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让教学回归本位,让科研成就发展,消除“偏差”,使得教学成为科研的理论推动,又让科研成为教学的成果实践,传道授业解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才是大学真谛所在。
  稿源:荆楚网
  作者:姜冰清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非升即走;清华大学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