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又到了一年一度“晒账单”的时刻。但今年接受记者采访的家长们普遍“愁眉苦脸”,原来,这个暑假很多家庭用在孩子身上的假期“学习成本”都是“涨声一片”,旅游、培训班、兴趣班的价格统统往四位数甚至是五位数上飙升。(8月13日《扬子晚报》)
一边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一边又“愁眉苦脸”感叹赚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这恐怕是时下广大家长普遍的心态。一个暑假花费过万,当然可能是有经济实力的家长,但一般的家长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也并不很低,远远超出了家庭支出的比例。这种普遍的现象值得关注。
不难发现,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增长见识,奖励孩子等是舍得为孩子花钱的主要原因。一个暑假动辄过万的花费到底值不值?花费与孩子的收获相不相称?这需要家长细细思量。
从新闻调查来看,暑期花费主要体现在培训补习、旅行游学、购买物品奖品上。培训补习几乎是普遍的“规定项目”,其他则是“自选项目”。高强度的奥数题集训、各类兴趣班培训、功课辅导班占去了孩子暑假的大量时间,孩子的假期名存实亡。暑假应是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放松身心调整心态的极佳时候,而大量的补习活动等于是把孩子从课堂带到了“课堂”,有家长发现孩子培训后“瘦了一大截”,可见其“折磨”之深。
暑假培训是违反教育规律的“揠苗助长”,人为增加了孩子的负担,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教育部也一再发布“禁令”遏制叫停,而且“不输在起跑线”的理论也缺乏科学理论支撑,因此即使花费巨大也可能只是得不偿失。
其次看各类游学。有经济基础的家庭带孩子远游固然未尝不可,但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希望孩子学到知识也不很现实。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是靠长年累月的长途跋涉慢慢积累成的,而今人的飞机闪电游所得实在有限。再说,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获得的知识还抵不上上网获得的知识丰富。增长见识,也不必一定非得花费巨资远游,就近游学也会有很好的收获。
此外,为孩子买钢琴、“苹果”数码产品也值得商榷。一是不能把孩子培养成“物质主义”爱攀比享受的人,二是也要防止孩子玩物丧志。有了高档数码产品,孩子在家玩网络一旦沉迷也能影响学习。孩子玩苹果系列整天宅在家里,也不利于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容易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特征。
教育不是工厂里的产品投资能够获得立竿见影的回报,教育的投资与回报有时并不成正比。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螺旋上升的曲线过程,是故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换言之,家长在暑期对孩子花费过万的教育投资可能不但不能获得相称的回报,还有可能起到反弹欲速则不达等“负增长”的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家长的巨资投放或是买到的一种“穷教育”——投入巨大,收获了了,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相去甚远。
家长最好学习一下育人知识,而不是简单地理解为花钱买教育的理念。事实上,让孩子苦点,多点社会实践,多点励志教育和挫折教育,用家长的亲子行动或激励作“投资”,带着孩子一起“忆苦思甜”参与劳动锻炼亲力亲为,这种教育的收获可能会更大!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大发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