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记者在千年古刹盘龙寺看到:山门紧闭,游客因无法进入寺院,在寺外徘徊。院僧人在盘龙寺大门口张贴出一张告示,告示说,因晋宁县及晋城镇政府对盘龙寺提档升格,要将盘龙寺商业化、公司化,扰乱了盘龙寺的正常秩序,今寺院决定,暂关山门、闭门清修。(8月16日 人民网)
盘龙寺拒绝当地政府的商业化和公司化请求,从而闭门谢客,这引来不少人的点赞。“佛门清修之地,岂容外人随意侵扰”,如此具有古朴主义的拥趸不在少数。然而在信息量并不大的新闻中,以及语焉不详的双方之辞里,都很难解读出盘龙寺拒绝商业化背后的脉络走向。
寺庙商业化在外人看来,是件洪水猛兽的事情,然而再看多少名庙古刹,有的却已在路上。吸引众多游客和佛教信徒的北京戒台寺和潭柘寺,是和某旅游股份公司存在“长期承包经营”关系,少林寺的“上市门”则惹得众说纷纭。这种现象,刚开始是源于名庙古刹的马太效应,但现在却有蔓延之势。
其实,寺庙渴望绝对的零商业化,在现代发展大潮流来看,则更像是一种愿景。寺庙作为社会活动的一种平台,必不可少地要进行货币交流。不管是象征性的门票,还是传统意义上的香火钱,再或者是在家修行者的生活支出,以及更为现实的修葺、维持等费用,恐怕都免不了要和“铜臭”打打交道。
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如果视商业化如粪土,很可能要陷入自己人为制造的孤岛,这其中最为关键点就是“度”,如果只是打着商业化的旗子来敛财,恐怕就是天怒人怨。另外,得体的商业化,并非就是逻辑上的只和钱打交道,而是通过品牌、知名度扩散,来服务更好的受众群体。譬如笔者所在省的庐山东林寺,不仅有自己官网,最近住持的英文微博也上线。在现代理念下进行运作,在青灯古佛、木鱼钟声中去纾解现代人类的城市郁结和人生苦恼,也算是种福祉所在。
当然,像盘龙寺一样拒绝商业化的权力,恐怕当地政府也应该予以保留。其中官员一句“政府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回或出卖盘龙寺”耐人寻味。政府抛出定心丸的同时,也同时抛出一个问题,就是寺庙这个东西,产权到底归哪里?到底是国有、还是集体所有、还是行业协会,这在有些地方的确存在扯皮。把信息对称了,厘清头绪分清主次, 那盘龙寺还会闭门谢客吗?
湖北孝感有和尚来为保时捷开光,这般个体商业化让很多网友不待见;然而延参法师登上综艺节目,《绳命》大卖,则被大家认为是卖萌。其实角度不同,看到的商业化也不一样。不伤害佛教的原教旨,让佛教和社会相互适应,应该是最为折中的办法。不过盘龙寺如何读好商业化这个经,还是要以观后效。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谢伟锋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