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两点,家住渝中区人和街的冯可(化名)终于确定了自己需要报考的公务员职位,这是她的第五次公务员考试。为了这次报名,昨天下午两点前,冯可接到了七八个父母的电话。“这之中根本就没问过我意见,感觉其实是他们要当公务员!”(8月20日 《重庆晨报》)
中国人人生三件大事:读书、工作、结婚。因此,对于一个二十多岁大学毕业生而言,找一份合适工作则成为了这个年龄段的“重头戏”。而“公考”之所以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或许是因为个人考虑,更多的可能则是出于父母长辈的意愿。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当今社会生力军的八零后和九零后,他们的父辈们是在六七十年代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时事对他们的巨大冲击,造成了他们对于国家公务员难以磨灭的热忱和追求。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热忱会慢慢转变成为他们对子女的精神寄托,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将来”,不要走自己的“老路”。这也就是当下公考热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时代发展的脚步从不因为某个人而停滞。二十多年过去了,相对于他们的父母,作为社会生力军的八零后、九零后,他们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渐趋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时代机遇的不同,让他们更愿意去相信并去享受那份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幸福和打拼的快乐。
父辈的“高瞻远瞩”并没有错,子女的各抒己见也没有什么不对----父辈看到的是壮年之后的富足安定,而子女看到的是则年轻时候的激起四射。是的,是时代这个“捣蛋鬼”扰乱两代人和谐相处的幸福。当然,这与现行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要解决这种种难题绝非一日之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动于衷。体制机制的改革刻不容缓,搞好宣传引导、沟通协调同样不容小觑。公考热的降温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还有对现有体制机制的了解。一旦人们充分认识公务员这份职业存在的利弊以及他们所肩负的那份责任与义务,笔者相信,这对于公考热的降温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诚然,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是一种选择,但是尊重子女的意愿亦未尝不可,不要让父母之爱成为子女的一种负累。要知道公考首先是为国家管理选贤任能,其次才是一种职业,不要为了谋生而将错位的爱绑架到公考之上,否则,造成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得不偿失,对整个国家而言,更将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稿源:荆楚网
作者:董立坤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