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级领导到科级干部,每逢年节“争先恐后”“成群结队”给县委书记送礼;县委书记从“半推半就”到“习以为常”,再到“谁不来送不放心”,并“边收礼边交公”以避责。双方均称对当地的“风气”感到“无奈”:“不收不送,工作不好开展”。近期,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已争议两年之久的萧县原县委书书记毋保良案做出终审裁定,萧县80多名“送礼干部”也被免职。(9月5日人民网)
萧县80多名领导干部被免职,动作之大令人瞠目。从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县长等数名县领导班子成员,到财政局长、交通局长、教育局长等十几名县直单位领导;全县23个乡镇,近20名党政“一把手”被免。
这些领导干部被免的原因,源于萧县官场的污浊风气。每逢年节“争先恐后”“成群结队”给县委书记送礼。在这样的环境中,“谁不来送不放心”成为必然。而送礼的背后,是卖官鬻爵的官场恶习。所谓的“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调动”,说的就是这样的官场潜规则。
应该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对那些大权在握以权谋私的收礼者、受贿者视如敝屣,嗤之以鼻,在对收礼受贿者的处理上,则侧重于从严处理。而对于那些送礼者、行贿者,却往往失之于宽,甚至于搞下不为例、既往不咎。
如此一来,这些送礼者、行贿者倒成了无辜者,一旦送礼行贿达到目的,他们会加官进爵、平步青云;一旦东窗事发,送礼行贿者也没有什么损失,官照做、财照发。只是,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官场送礼行贿、卖官鬻爵之风愈演愈烈,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由此看来,安徽萧县对80多名“送礼干部”免职的做法,确实是击中要害,是对官场潜规则的有力回击。人们为保护动物经常会说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此同理,在官场,没有送礼行贿,也就没有了卖官鬻爵。从这个意义上说,让送礼者“官财两空”,实乃是正本清源之举,值得推而广之。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传合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