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刘洛妍:还需深究官员绰号背后的民生民意

发布时间: 2014-09-09 11:06:51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刘洛妍  进入电子报
  近日,媒体盘点了落马官员的绰号,涵盖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为人处世及贪腐特点。譬如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外号“武爷”,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被称为“王坏种”,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被称为“拆迁大佐”,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被称为“六百帝”等等。(9月9日 中国新闻网)
  绰号,又称外号、诨号、在部分中国方言中绰号等同于花名。绰号也叫外号,古已有之,并非新生事物。古代的绰号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绰号有自己所起和他人命名两种形式,一般而言,自己所起,蕴涵丰富而储蓄;他人所命,嬉笑怒骂、诙谐幽默。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有一个有趣的绰号,而绰号也使历史名人更富个性化特征。
  然而,当前很多绰号都是给官员们予以冠名的,而这些官员大多都是一些贪官,他们位高权重,常常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大肆腐化堕落,人们之所以给他们取之外号,不外乎对他们的行为大为不满。
  不得不说,群众给官员起的外号,颇为传神,往往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个官员的作风和形象。“武爷”、“彪子”、“疯子”,这样的官员一定是作风专横跋扈,一手遮天,颇有江湖老大的风范;“李拆城”、“季挖挖”、“韩大锤”,则显示出此类官员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热衷大拆大建,胡指挥乱作为的做派;“三敢书记”、“五毒书记”、“一斤八”,这样的称谓给人一种无恶不作、腐化堕落、面目可憎的感觉。
  的确,“号如其人”,自己所起,蕴涵丰富而储蓄,他人所命,嬉笑怒骂、诙谐幽默。其实,官员们的绰号,都是老百姓根据其的政绩名声对其的概括,往往颇具个性化。由此可见,透过某些官员的绰号,我们也可以发现官员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诚然,对于某些官员的恶名绰号在落马前已经臭遍了街,老百姓妇孺皆知,却只“屏蔽”了上级领导和上级监管部门,反倒是顶着恶名不断升迁。这只能说明,在官员的提拔问题上,参考民意的分量不够,只能说明在干部管理上,某些监管部门真聋实哑,抑或是装聋作哑。
  因此,对于官员的绰号,切莫当做一剂笑话,还需深究其中包含的民生民意才好。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洛妍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魏霭琼)
关键词:绰号;民意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