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琪:“火碱猪蹄”出现是诚信缺失还是监管不严?
发布时间:
2014-09-09 16:49:39 来源:
荆楚网 作者:
吴琪琪 进入电子报
冷库出来的生猪蹄干瘪瘦小泛黄,为何到了市场上就变得又白又胖,白里透红?近日,新京报记者发现北京朝来万通农贸综合批发市场肉类大厅内,有很多摊点销售这样光鲜白嫩的猪蹄,有商贩称,这类猪蹄是加工点通过“药水”浸泡而来。记者将样品送交第三方机构检测发现,多个摊位的样品残留双氧水和工业火碱。(9月9日 新华网)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有毒食品似乎占据了所有人们的视线。从瘦肉精、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到牛肉膏、地沟油、问题胶囊、毒奶粉……,食品安全事故已经极大的影响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甚至是风声鹤唳。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最为严峻的时候,我们还能吃什么?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
曾有报道称,生产食品的工人如此评价他们的产品:“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从粮食、蔬菜、水果到熟食、副食,每种商品的生产者都曾这样说过。可见,每个人相互投毒式的食品生产加工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悄然进行,而我们对食品安全的相信也降到了“眼不见为净”的自我安慰状态,不是安全了,而是没有看到而已。多么痛的领悟!
有人说,现在的人良心不见了,为了钱为了利益什么缺德事都干得出来。确实,我们生活在一个诚信缺失的时代,牛羊肉可以假冒、建筑钢筋可以瘦身、各种证书可以购买、学位论文可以代写,甚至,某些政府官员、院士专家的话都可以满嘴跑火车。人们在呼吁重建信用,重建信用固然对位虚假横行的现在社会极为必要,然而,重建信用体系需要教育的引导、道德的鞭策和法律的约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整治食品安全却迫在眉睫。
在诚信缺失、道德天平失衡的当今,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监管不严和违规后惩戒的成本太低,甚至有些部门为了逃避责任,将球踢给其他部门,最后不了了之。试想一下,如果在问题食品流入市场的各个环节设“关卡”,严格监控和把关,“火碱猪蹄”能够进入菜市场,在国人的舌尖上肆无忌惮的“践踏”吗?如果,一经发现问题食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即刻吊销执照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从严处罚,那么还有几个人愿意在法律的刀刃上跳舞?如果,食品安全问题同官员的职位和政绩挂钩,他们还会不会表现出消极怠慢的反应?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在充斥着问题食品的社会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遏制食品安全领域的乱象,仅仅依靠个人的诚信道德是不行的,只有相关部门严格执法,让监管成为食品生产商和销售者头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加大惩罚并实施官员问责制,才能让问题食品无所遁形。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琪琪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魏霭琼)
关键词:火碱猪蹄;食品安全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