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则题为《吉安市委书记王萍到底是书记还是富婆》的微博在网上热传,网友发帖称,江西省吉安市委书记王萍在不同场合穿戴的手表、手镯、手链、项链、戒指和胸花等,数量和种类众多,并配有多张图片证据。对此,吉安市表示,网帖系吉安市峡江县落马县长家属所为,属恶意诽谤中伤。(9月24日《京华时报》)
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加大了反腐整风行动的力度,整个社会的关注点也汇聚到了反腐整风,随之而来的是反腐形式的多样化。从政府的巡视反腐、审计反腐,到民间的上访反腐、网络反腐等等等等。
其中网络反腐由于其信息渠道广、受众群体多、传播速度快等优势,迅速成为反腐反贪的重要渠道之一。诸如“表哥”“表婶”、“房姐”“房哥”等贪官污吏纷纷在网络曝光后落马。很多热心的人民群众加入了净化我国政治生态的“大军”中来,纵向有政府打击贪腐,横向有人民提供情报,网络连接起的反腐大网让贪官污吏无处可逃。
网络反腐固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同时也有其弊端。由于网络信息来源的不明,很多不法分子得以通过网络渠道扰乱群众视听、制造社会混乱。诸如此次吉安市委书记事件,不但会对官员个人的名声和积极性造成影响,而且会极大地影响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另外由于网络受众个人素质差异很大,有很多群众在看到不法分子发布的假新闻之后无法进行理性判断,很容易受到鼓动,影响社会安定。
网络反腐的巨大优势决定了它不能被遏制,而针对其弊端则是“堵不如疏”。一方面,政府应该对网络上出现的贪腐情报进行收集,并在调查证实后,尽快给社会以公示。若情报属实,则处理相关官员并嘉奖举报方;若情报不实,则及时出面辟谣,根据实情对伪报方进行惩罚。另一方面,广大群众应理性发表网络言论,明辨其真伪。须知网络虽只是虚拟,却与现实社会密切相连,不能明辨是非和不理性的发表网络言论终会为网所误。
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用于当代,网络言论便是滔滔巨河,政府只有建好网络的“都江堰”,才能保证网络的反腐作用充分发挥,不再“误伤”。
稿源:荆楚网
作者:高铭佑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