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耗资8亿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地铁建设需要“推倒重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像陈家祠广场这样的“短命建筑”并非个案,北京凯莱大酒店、沈阳的五里河体育场、浙大湖滨校区3号楼……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建筑在“青壮年”时期就被“推到重建”令人惋惜。(10月14日新华社)
昔日重金打造的绿化广场,今日地铁建设的面目全非,类似陈家祠广场这样“推倒重来”的短命建筑在各地已屡见不鲜。这些在“青壮年”时期就惨遭拆除的建筑,不仅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资源的浪费,更阻碍了地方的长期良性发展。我们不仅要提出质疑,此种现象让我们看到的不是规划下的家园蓝图,而是“建”也规划、“拆”也规划建设背后的盲目性,官员背后的功利,问责背后的失衡性。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短命大型建筑拆除虽然不排除一些无可避免的因素,但是其中隐射出的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城市规划欠缺科学性更多地反映了规划决策的“家长制”,地方官员乐做“规划之神”,不顾资源的约束,热衷于大拆大建带来的“政绩”光环,对规划的盲目性、利益性使得规划项目最终没有成为利国利民的好事,反而劳民伤财、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监督的缺位和问责的乏力也造就了地方行政官员规划权力的独大,从而为城市的合理性发展留下隐患。
遏制城市规划乱象,首先要纠正部分官员的“错误政绩观”。将地方行政官员的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采用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来纠正官员们为政理念,让官员树立尊重实际、尊重科学、尊重民意的政绩观。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起到合理引导、科学决策的作用,在充分考虑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前提下,科学地制定出适合本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方案,并倾听群众的呼声,做到让群众政治上有地位感、生活上有愉悦感。其次,要保证城市规划的延续性,杜绝“一届政府一个规划”的现象,培养官员的“接力棒”精神,让符合实际、符合民生、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规划得以任任相传。发展的进程既要避免过于保守,也要防止过于激进,注重规划过程的充分论证,尤其是要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保证在规划的科学合理。最后,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对权利运行的监督力度,保证在每个规划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能有效监控,规范权力的运行。一旦城市规划出现问题,对相关责任人要严肃问责,追查到底。
城市建设关系着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一个“推到重来”,明天一个“变更规划”,浪费的不仅是资源,动摇的更是民心,城市的建设最终是为了服务市民大众,让老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在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以人为本,注重广大市民的想法和意见,让老百姓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建设中来。只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才能让我们的城市在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成为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
稿源:荆楚网
作者:叶艳萍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