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何勇:民工冻死暴露救助制度缺乏温度

发布时间: 2014-12-24 08:12:46  来源: 荆楚网  作者:何勇  进入电子报

  21日一早,露宿南京街头的安徽人老崔,被发现肢体冰凉,没了呼吸。天渐渐黑下来时,在安德门周边的打工、流浪人群又来到桥洞里、屋檐下,瑟缩着度过又一夜。这个消息让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叹息又无奈。记者探访发现,救助站本可成为无着人员在寒夜中的避风港,但很多人选择拒绝。“我们不想把时间耗在救助站里。”这是民工的心声,也是救助工作面临的尴尬。(12月22日《现代快报》)
  民工兄弟宁可露宿街头,不愿意进入救助站,结果冻死街头,这并非个例。前几年南京就已经发生过这样的悲剧,在2012年寒冬时,河南郑州曾连续发生了2起民工冻死街头的悲剧。
  从表面上看,民工冻死街头,确实如救助站和民工所言,主要是民工不愿意入住救助站,民工兄弟不想把时间耗费在救助站,毕竟来回救助站都需要耽误不少时间,影响民工兄弟赚钱。但是,从深层次角度说,年年独有民工冻死街头,实质上意味着民工用生命的代价暴露了救助制度缺乏温度,存在短板和不足,没能在寒冬之时让民工感受到制度的温暖,才酿成了民工冻死街头悲剧。面对一个有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街头冻死的悲剧,作为为民工提供避风港功能的救助站,就不能只是对民工宁愿露宿街头也不愿意入住救助站的选择而一味的叹息、无奈,而必须深刻反思现行的救助制度和自己的工作,必须拷问一起又一起的民工冻死悲剧为何就冻不醒寒冬的救助制度?
  不管是什么原因让民工宁可露宿街头也不愿入住救助站,诚然露宿街头的民工兄弟思想观念存在错误。但是,政府都有责任和义务救助和照顾好这些活着而暂时受困的民工兄弟,不能让他们继续重演冻死街头的悲剧,这是当前最紧迫的事情。
  救助站应当在血的教训中前进,让寒冷的救助制度醒过来、暖起来,堵住冻死人的救助制度的漏洞。首先,修改不合理的救助政策,让露宿街头的民工、流浪人群能够更长时间的居住在救助站。按照现行政策,露宿街头的民工、流浪人群在救助站的救助时间有限制,一般不超过10天,而且会被遣送回老家,所以很多长期露宿街头的民工、流浪人群不愿意入住救助站,担心被遣返回原籍。其次,救助站的主动救助要更加积极,应当多与露宿街头的民工、流浪人群沟通、交流,向他们介绍救助政策和待遇,打消他们的疑虑和误解,争取露宿街头的民工、流浪人群移步救助站。再者,救助站对于实在是不愿意入住救助站的民工、流浪人群,应当在他们集中露宿的地点附近提供简单、必要的住宿条件,比如提供床铺、被褥等过冬生活必用品,帮助他们过冬,避免冻死悲剧,让社会的底层民众真正感受到政府和制度温暖。最后,救助站应当与劳动保障报部门合作,主动为露宿街头的民工、流浪人群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提供就业求职信息,帮助他们寻找到合适的工作,真正解决他们生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经济能力改善居住条件。
  稿源:荆楚网
  作者:何勇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民工冻死;社会救助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