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丰县县委统战部一名科级干部刘景忱近期被曝欠债跑路。记者调查了解到,当事人不仅自己直接注册公司经商,还利用高息诱惑“集资”,欠下至少数百万元债务。(12月23日《经济参考报》)
刘景忱当过乡镇书记、做过局长,颇有威望,口碑也不错,令很多当事人实在没想到是他居然会抛弃公职身份玩“失踪”。
表面上看去,刘景忱逃跑是为了躲避高额债务或卷款而跑,但实质上随着他的“失踪”而逐渐消失的还有当地政府、党员干部的形象。
时下,中央之所以下决心惩治腐败,主要原因还是官员腐败已经严重影响到百姓对国家、党的信任,尽管“老虎苍蝇一起打”了很久,但官员“欠款跑路”事件暴露了太多“漏洞”,其一是违规经商或是“隐形经商”屡禁不绝。
据报道称在中央巡视组巡视中,河南省共受理科级以上干部涉嫌违规经商办企业线索148起,其中科级干部有96人;2013年,安徽省对2725名党员干部登记申报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的情况进行了甄别核实,最终确认198名干部存在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其中乡科级干部146人,可见基层官员违规经商是相当严重的,而靠运动式的整治恐怕难以治本。
无投资头脑和门路的民众,同样怀揣着发财梦,对于他们而言,看到前来融资的官员披着“政府公职”这个外套,就像处困境中遇见身着警服的公安一样,那种信任感足以让他们丧失基本的判断,毕竟他们在群众之中就是官,是公家的人、政府的脸面,哪有政府公职人员失信于民的?
再加上中央《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只有处级副职以上干部每年1月31日前都要集中报告一次,而科级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未作明确要求。这就意味着基层科级及以下官员的财产监管处于真空状态。
于是乎,基层官员借着自己的公职身份,代表政府与百姓“相濡以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没有任何监管的前提下,伸手向百姓借点钱花花也就成自然的事儿。这才是“欠债跑路”干部中基层官员居多的根源所在,而这在政府“官商不分”质疑声不断的今日,“欠债失联”、“欠债跑路”官员或将成为压垮政府形象、威信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严治“官商不分”已然成为政府重塑形象、挽回民众之信任的当务之急,而百姓也应吸取教训,要在法律准许范围内进行投资,不要将官员的身份看作是“免亏牌”,自古官场权钱腐败的案例多不胜数,你如此轻易送钱上门去,无形中不也成为“欠债跑路”官员的帮凶吗?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谢晓刚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