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购买柑桔支出22万余元,接待及购买土特产开支33.8万多元;26次挪用镇财政资金,用于炒股、玩期货,7年中“一路畅通”,总计189万元……(12月25日新华网)
一些地方的镇财政所(少数地方成为财经所)、村委会近期屡屡曝出腐败现象。与侵吞国家上千万元、上亿元的巨贪相比,乡镇干部、村干部的权力看起来“微不足道”。然而,小小“芝麻官儿”一旦伸出黑手刮百姓油水,占政策红利,其手段之黑,下手之狠,令人侧目。
笔者不禁思索,“芝麻小官”缘何如此“大手笔”?其实答案不难发现,主要原因还是制度上对村干部约束的不够,监督上对村干部不到位,惩罚上也不够严格,致使某些村干部无孔不入,渗透到各个环节。骗取财政拨款、冒领保险赔付、人情送礼竟能报账、挪用公款炒股……种种“奇葩”招术侵占国家财产。
古语有云,侈,恶之大也。十八大之后,“八项规定”、狠刹“四风”等政策的陆续出台,让“小官儿”奢靡之风有所收敛。然而,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但在一些地方“小官巨腐”泛滥。如果仅仅是处分人的话,终归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笔者以为,要杜绝类似事件,关键还是要规范农村财经制度,实现财务公开透明,让想“浑水摸鱼”的人“摸不了”、“没法摸”,从而管住权力之手,让公务事务井然有序。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也要把公款关进制度的保险箱里,让国家财产、国民资产真正用之于民,服务于民。要把公款关进制度的保险箱,不妨从公务接待制度开刀。
众所周知,当今的公务接待是公务消费、公款浪费的一大祸源,也成了地方各级财政的一大负担。相当一部分基层政府就是被没完没了的“公务”接待耗穷了,许多基层干部的精力也被耗没了,身体也被耗垮了。如果没有公款接待,或许不会有多如牛毛的检查评比以及走马观花的考察调研。
总而言之,公务员本是为公众服务的,公款即纳税人向政府缴纳的钱本来也是为保证公务运行、公共建设、公共服务的,绝不能允许大把大把的公款被用来满足少数公职人员的口腹之欲、享乐之欲、沽名钓誉乃至升官发财之欲。
稿源:荆楚网
作者:高小娇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