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蔡练:“专车”抢市场,要“抓”也要“放”

发布时间: 2015-01-08 17:05:12  来源: 荆楚网  作者:蔡练  进入电子报

  近日,全国接连发生多起出租车停运事件,4日,沈阳市约70辆出租车聚集,反映取消燃油附加费、“黑车”泛滥、“专车”抢占市场等影响收入问题。(《京华时报》1月7日)
  纵览此次“停运”事件,“的哥”反映的问题大多与燃油费调整、调价方案和黑车、“专车”有关。特别是近期“滴滴专车”的运营,使一些“的哥”的收入大幅下降。据了解,“专车”大多是20万元以上的中高档汽车,车内配有免费充电器、饮品等,司机提供全套商务礼仪服务,受到很多乘客欢迎。
  但同时这些“专车”也存在安全隐患。“专车”绕开法规,所有权多属于汽车租赁公司。而汽车租赁公司只能租车,不能提供驾驶员服务也不得利用出租车辆从事客运经营活动。在专车营运模式下,汽车租赁公司提供车辆与签署派遣合同的司机以及私家车主合作。这样便绕开了监管,一旦产生纠纷和危险可能会投诉无门。
  “专车”虽然诸多隐患,但是其出现给市场来了新鲜血液,解决了部分实际问题,所以不能“一棍子打死”,还需两面看,要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笔者建议,首先,出台相应的管理法规,以便于适应约租车发展。其次,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对约租车服务价格、车辆标准、投放数量、服务人员进行严格管控,让两者既相互竞争,又能够相互区分,促进出租车、约租车形成明确的市场定位,服务不同的乘客群体。再次,对市场进行监管,禁止恶性价格竞争的“烧钱战”,将打车软件并接到交通部门的管理平台上来。最后,健全车辆保险体系,参与承运的“专车”需强制购买承运人责任险。
  只有“抓”与“放”相结合,才能使“专车”市场既有秩序也有活力,切实方便出行群众。?
  稿源:荆楚网
  作者:蔡练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滴滴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