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武昌区法院审理一起协警受贿案,一位女协警借助一本“万能驾照”,为“分贩子”违规办理车辆违章销分6000多分。此案揭开了交管部门“内鬼”与分贩子内外勾结、大肆违规销分谋利的利益链。(1月13日《重庆日报》)
一本驾照能销6000多分,还真是骇人听闻。然而当这一切成为事实的时候,公众不得不质疑,类似的“万能驾照”还有多少在逃?在权力任性面前,法律还究竟起不起作用?驾照销分买卖成为半公开产业链,谁该担责?
眼下,又到了年底驾照清分的时候,各地处理违章的车管所前肯定又会人头攒动,一些违规“买分”“销分”的买卖肯定又在继续。如果不是武昌区法院审理的这起协警受贿案,揭开交管部门“内鬼”与分贩子内外勾结、大肆违规销分谋利的利益链,还不知道有多少公众被蒙在鼓里。
不可否认,自2013年“史上最严交规”实施以来,各地交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打击和防范代替违章处理和驾照分“买卖”,但违规买分为何屡禁不止?笔者认为,至少有三种因素在作怪。
首先是利益在作怪。如武汉市武昌区东西湖区交通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协警汪艳仅在2013年6月至10月,就利用其负责在窗口受理电子警察违章处理简易程序的职务之便,与社会人员合谋,违规销除违章记录、受贿1.1万元。在巨额利益面前,私欲膨胀导致相关人员底线失守。
其次是权力在任性。因违章处理系统人为操作的因素太多,导致很多环节和步骤存有“权钱交易”的可能性。如“分贩子”可以买通负责窗口处理违章的交警,省去本人现场签字环节,直接使用他人驾照代扣分;如一些处理交通违章的交警或协警,违规登录交警违章处理系统,或与代领驾照的驾校人员勾结,就能获取大量驾照档案信息用于扣分。甚至一些地方交警部门负责人都会被买通,彻底沦为销分利益链上的“分赃者”。
再次是漏洞需修补。一方面是系统漏洞,如武昌区东西湖区交通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协警汪艳案中,类似的“万能驾照”到底还有多少?虽说警方解释警务系统升级后,此类漏洞大为减少,但难免还有“漏网之鱼”;另一方面是处理方式有漏洞。如现行交通违法处理主要通过民警现场执法和摄像头拍摄两种方式来发现。但由于抓拍摄像头清晰度有限,因而实际处理中一般以抓拍到的违法车辆的车牌号码和车型作为处理违法行为的依据,也为驾照卖分创造了可能性。另一方面,现在推出的车辆违章自助处理等举措,在便民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分贩子”识别和查处的难度。
笔者认为,驾车违章可以花钱买分处理,不仅削弱了“交规”从严管理的约束性和威慑力,使应该接受教育的驾驶员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警示,纵容了他们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也培养着自己逃避责任的不良品德,这在埋下交通肇事祸根的同时,也增加着自己出行的危险。所以还真心的希望相关部门能以此为起点,通过加强交警内部监管,加强对违法人群的打击,真正地斩断违规销分利益链条,刹住内外勾结销分生财的歪风。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培国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