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钟烁明:当用法制思维看待公务员涨薪

发布时间: 2015-01-24 08:52:13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钟烁明  进入电子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预计公务员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人均月实际增资300元左右。(1月23日人民网)
  在国务院决定公务员养老金并轨之后,公众释放了长期积压在心中的对双轨制的郁闷。但就在为改革新政开怀的同时,新的困惑却上心头。公务员社保金不会由自己掏腰包的不安情绪,就是自己交也会大幅调整工资的妄自猜测频频见诸媒体,更有一些媒体推波助澜,发出工资涨幅达60%的断言。给刚刚出台的改革措施带来思想上的迷乱。
  不能说公众的不安和猜测有什么不对,也不说个别媒体的报道依据何来。在一个言论自由和各抒己见的环境里,这些都不重要。毕竟最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都还没有官方权威的发布。几经舆论的抗争,人社部发布了一个比较明晰的信息:预计公务员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人均月实际增资300元左右。这个信息与公众和媒体之前的预期,可以说是大相径庭。殊途的官方信息,又该引起怎样的“深扒”,搅动多少迷茫的神经?不得而知。
  与之不同的是,有观点认为看待公务员薪资需要理性思维,不把情绪化的态度参杂其中。这有一定的道理。用傲慢与偏见对待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笔者认为,用政策和法律来理解公务员薪酬的调整,更加符合依法治国的构想。
  《公务员法》中,对工资的调整有这样的表述,“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这明白无误地表达出两个法律规范,一个是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不是不涨;一个是工资增长由国家统筹决策,与自由言论无关。公众历来追求公平正义的法律秩序,在公务员工资的调整上,怎么可以不顾法律的存在而专注其他呢?再说了,其他劳动群体不是也有涨薪的情况吗?怎么就没有轩然大波,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合情合理?
  当然,个别不法人员对公务员队伍的污名化带来公众情感上的错愕,福利待遇不规范、职务消费乱象等导致公务员薪酬的不公开透明带来的愤懑,也是法律被淡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个人被情感占据,很难会注意理智的意义。但不容置疑的是,不管多么善意的情感,终归不是法律、更不能代替法律。
  因此,对公务员薪资的调整,讨论可以有,针锋相对的发表意见也可以有。遵循法律、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更应该有。相信和敬畏法律,公众的意见表达才能真正体现出真、善、美,也才能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对公务员群体是这样,对其他群体更是如此。
  稿源:荆楚网
  作者:钟烁明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公务员涨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