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全国将迎来中小学语文教材“大换血”。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近日透露,语文出版社在此次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风筝》、《鲁迅自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故乡》5篇文章均保留,又增加了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月11日《长江日报》)
2013年9月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但是,人教版中“鲁迅大撤退”却是事实。记得笔者在读书和教书时,初中三年的语文教材中有10篇以上鲁迅的文章,有一年中考考文学常识,还专门考的是与鲁迅有关的内容。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不减反增,这是一个好消息,无论对学生还是对中国人民而言都是如此。
上海作家叶开曾说:在现代文学史里,作家是有座次的,“鲁郭茅巴老曹”的排名很严格,不能随便搬动。人教版不仅“搬动”鲁迅、“缩减”鲁迅,此举引来非议是意料中的事情。而在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不删反增,既捍卫了鲁迅排名第一的地位,也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鲁迅、认识鲁迅和学习鲁迅。
鲁迅作为中国文坛巨匠,他的成就不仅表现文学上,还表现在民族精神上,被毛泽东称为“鲁迅精神”。毛泽东概括的“鲁迅精神”——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不仅中小学生要学习,全国人民都应该学习。时下,中央明确提出要讲政治规矩,要守政治纪律,提出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不正是在提倡和弘扬“鲁迅精神”吗?
王旭明解释鲁迅文章不减反增的原因时说,鲁迅的文章具备高度的思辨精神,应成为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辨、拓展学生认识空间的范例。其实,鲁迅的作品本身、语言和思想都是第一流的。正因如此,有报道称,鲁迅是最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正是由于鲁迅当年“婉拒”诺贝尔文学奖,才让诺贝尔文学奖迟到中国半个多世纪,落到了莫言身上。对于第一流作家的第一流作品,中小学教材有什么理由拒绝或缩减?
鲁迅文章不减反增应成新常态,这既是学生了解中国文学作品、中国作家的一种文化需要,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的一种时代精神。
稿源:荆楚网
作者:毛开云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