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前后历时两年多,从去年1月1日起进入登记和数据采集阶段,涉及超过7000万调查对象……记者获悉,湖南这些造假行为被发现后,经全新核查这些数据已在全国经济普查中予以修正。(2月15日 《人民日报》)
统计数据,无论在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党政,都是经济社会建设及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统计数据,能让决策层作出正确判断,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然而,统计数据的虚报,肆意夸大产值、产出,似乎已是心照不宣。湖南某地5.8亿元的产值上报为44亿元,1.1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上报为7.8亿元,便是冰山一角。无怪乎诸如居民收入等数据,缕缕招致社会一片哗然。
统计数据的造假,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美丽”的数据,皆是奔着政绩而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官员价值的印证。可是,少数官员政绩观跑偏,不是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干劲,做出实绩。而是惯于数字游戏,想方设法对统计数据进行“修饰”,让其看上去“很美”,以此博取上级“认可”,为自己的职务升迁蓄积资本。殊不知,绣花虽好不闻香,如此行径建立起来的只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统计数据造假,如果说政绩是导致因素,那么考核制度便是康诱因。众所周知,要衡量领导班子或干部的工作成效,数据具有直观性。经济发展速度、投资增长速度、就业率等一系列的数据,就成了考核的重要指标。为了突出政绩,任务分解层层加码是常事。到达基层,其数据已是远超初始。面对高指标,为了完成考核任务,为了考核排名靠前,弄虚作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遏制统计造假,晒干数据中的水分,挤掉其中的泡沫,让统计回归本位,势在必行。关键的节点,在于改变干部的政绩观,科学化政绩考核的内容与方式。诸如考核中去GDP,降低数据的采信度,重点以实绩考查,将社会评价融入考核之中,变上级考核为群众评判。由此,引导干部不搞花架子,把精力放到改善社会面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上,以既严又实的作风,践行党的宗旨,实现为民谋福利最大化。
稿源:荆楚网
作者:清风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