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田刚:辞职干部的出路不能仅在于“下海”
发布时间:2015-09-10 08:50:57来源:荆楚网

  9月6日,一名正厅级官员的辞职引发舆论场的高度关注,担任山东济宁市政府主官的梅永红辞去市长职务。据网络消息,迎接他的下一个岗位将是深圳某知名公司高管。辞任级别较高的市长,成为万千“弄潮儿”中一员,在新一波公务员辞职风潮中还比较罕见。至于辞职的原因,他本人并未透露。网络上也只是依据他以前的言论判断,可能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从新工作岗位来看或许也可以得到印证。

  梅永红辞职后到企业任职并非个例。长期以来,对于公务员的辞职行为,媒体和公众惯用一个词与其并称,那就是“下海”。过去的事实也证明,公务员辞职后绝大多数都是“下海”,也就是创业经商。似乎除却“下海”,也无他路可走。这样的说法虽有些极端,但此类现象确实值得人深思。

  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方面对公职人员的纪律约束越来越从紧从严,另一方面关于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养老保险并轨等与党员干部息息相关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公务员这个岗位的吸引力大幅降低,铁饭碗正逐渐被打破,体制内的人员开始向体制外流动。这样的流动对于社会的创新进步、促进公平、财富创造有着极大的正面意义,而动力正来源于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推进。但当流动的方向最终纷纷指向“下海”时,无疑说明了流动的路径仍然不够通畅宽广,推动流动的改革仍然不够到位。

  像梅永红这样辞职后去从商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想法,在众多已辞职或拟辞职的公务员中,肯定还存在想要从事学术研究、从教、从医,甚至到农村种田的种种意愿、理想或抱负。然而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诸如年龄、学历、编制以及大众思想观念等各种因素的束缚阻碍,这其中“下海”又是相对受到制约最小的选择,于是乎“下海弄潮”成了部分人无奈的归属。

  古语讲“苛政猛于虎”,造成上述现象的“拦路虎”虽非苛政,但至少证明了政策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瑕疵不足。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真正让人才在不同的职业之间自由流动,这就是下一步改革要重点致力的方向和领域。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这样的路绝不应仅只是一条,我们更期待“条条大路通罗马”。

  稿源:荆楚网

  作者:田刚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