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霍计武:农田防鸟不能“一捕了之”
发布时间:2015-09-19 17:37:06来源:荆楚网

  为了保护实验田中种植的作物免遭鸟类啄食,实验者在田地周围拉上了防护网,却导致大量鸟类撞网被困甚至死亡(如图)。昨天,“华中农业大学观鸟护鸟小组”发布微博,称保护作物无可厚非,但可以选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恳请学校做出改变,减少不必要的伤亡”。(9月9日《武汉晚报》)

  据近日《武汉晚报》报道,为了保护华中农业大学实验田中种植的作物免遭鸟类啄食,实验者在田地周围拉上了防护网,却导致大量鸟类撞网被困甚至死亡。说实话,华农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农业为主的重点大学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校训的华中农业大学,本应担负起“身先示范、学术强农、弘扬正气”的重任,却在保护实验鸟免遭鸟类啄食一事上简单采取“一捕了之”的态度,实属不应该。

  鸟类纷飞,几家欢乐几家愁。湖北自古以“千湖之省”而闻名,湖多水多,自然环境基础良好,也为鸟类繁殖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地。作为一个地方的最美丽的风景线之一和衡量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鸟类多本应是大多数居民喜闻乐见之事,但其实对于拥有农田的农民农户来说却并非如此,鸟类除了吃虫子,农作物的种子或者是果树的果实更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之一。水稻、花生、大豆、玉米种到地里不几天还没有发芽就会被鸟类啄食出来,到了农作物收获季节,特别是水稻和小麦等谷物,更成了鸟类疯狂捕食的对象之一,特别是食量惊人、个体较大的雀类,更是成了农民农户抹之不去的心病,看着田里地里谷穗半空、鸟粪满地,实在是令人痛惜无奈。

  捕鸟网无疑是田地农作物免遭鸟类啄食的最佳捷径。就像“华中农业大学观鸟护鸟小组”所提出的疑问那样,试验田的实验者们完全可以不用捕鸟网,为何不用大孔防鸟网、彩带、稻草人、气味、噪音等方式等防鸟驱鸟方式呢?作为一支农村长大、现在仍然从事农业创业项目的一线农村工作者,出于亲身体会,笔者认为彩带、稻草人的效果微乎其微,聪明的鸟类会采取试探的方式,不过两三天就是识破是稻草人是假的,就毫无畏惧了;对于气味驱鸟剂,驱鸟作用非产有限,根本达不到驱鸟的作用;即使有人拿着锣鼓在田地里敲击,大面积田地的另一边的鸟类会若无其事地该干嘛还是干嘛,再说人也不可每块田地里总要占着人一天到晚在田地里。在现有的防鸟方法里,拉起捕鸟网无疑是简便有效的方式,即使鲜有不怕死的鸟类敢尝试一下,也最终会挂在网上,变成“杀鸡给猴看”的“干尸”,慢慢的,敢去尝试的鸟类就微乎其微了,除了在无意间撞在网上的小鸟。

  为护农田拉起捕鸟网并非华农一家,乡间农田捕鸟网随处可见。人类从心底里还是喜欢鸟类的,无论是谁,看到捕鸟网上鸟尸遍处,心里都会有莫名的痛楚。“华中农业大学观鸟护鸟小组”的组成者可能多半都是学生,能看到、反映“自家”试验田里的捕鸟网也是常事。其实,跟我国广大农村田地里的处处可见的捕鸟网,华农实验田里的捕鸟网即便是用“小巫见大巫”来比喻也是显得有点无力了。就像“护鸟小组”所提到的那样,捕鸟网杀伤力十足,凡是途径的大多数鸟类都难逃“挂网凉尸”的厄运,其中不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入册的濒危鸟类物种。

  如何在农田免遭鸟类啄食的情况下,又能保护鸟类不受伤害,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科研课题。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即使在个别地区鸟类对粮食的啄食对粮食丰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采用一网杀之的粗劣方式终究不是一个好办法。反过来想,既然“作物免遭鸟类啄食”已成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农”发展对此有强烈需求,此问题又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呢?希望身担“学术科研、服务‘三农’”的华中农业大学,能以此为契机,变问题为课题,帮助广大农民农户排除困扰的同时,又能保护好人类的好朋友——鸟类。

  稿源:荆楚网

  作者:霍计武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