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省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启动两个多月来,107家省直单位被取消的公车全部封存,进入拍卖处置阶段。楚天都市报记者连日探访发现,不少省直单位举办公务活动或公务出差,要靠租车。与此同时,租车市场热度大增,武汉多家汽车租赁公司纷纷出招,抢分公车租赁这块大蛋糕。(荆楚网,10月18日)
从报道中,我们看到了湖北省的公车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如在其启动公车改革制度的两个多月来,107家省直单位将取消的公车全部封存,进行拍卖处置;我们更看到了湖北省面对公车改革所做的尝试与努力,如其结果是省直单位的副厅长每天打专车上下班。对于这一切,我们有理由点赞,有理由支持,更有理由叫好。但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其公车改革的推进,该省省直机关的领导干部从曾经的公车上下班已逐步改为了打专车上下班,这里面便存在这样的问题:专车上下班的资金报销如何监督?专车上下班的费用是否能够真正的比公车节省很多?对于公检法司等的执法执勤车辆又该如何考量?对此,面对此项改革所带来的结果,我们有必要理智的对待,理性的分析。
首先,针对公检法司等的执法执勤用车,湖北省的做法是组建跨部门综合执法用车平台,集中保证执法执勤的车辆需求。对于这样的一种结果,我们无需赘言,毕竟执法执勤部门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保证其必要的车辆需求对于社会稳定与民生建设是有意义的,是必须的,况且,从国务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我们也能得到相关的答案和解释。
其次,对于打专车或者租车,其费用是否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比单位自用公车要节省的问题,笔者无法从数据上给出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但结合笔者的开车经验和所了解到的公车开支情况,利用租车服务代替公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车费用的支出,毕竟,公车资源从公车采购、司机的工资到汽油、维修保养都是需要财政上的支出,转换成专车的租赁的一个最大的改变便是这些公共财政支出的消失,然而,对此我们更需要有制度和相关规定的上层设计,需要有来自相关部门的大量调研数据作支撑,需要有纪律监察部门的严格的执法与监督,只有这样,方能使其在现阶段起到的良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最后,针对租用专车上下班的资金报销问题,笔者认为,这里便是湖北省此次公车改革需要格外注意也是其他地区学习研究湖北省成功经验时需格外关注的方面。对其而言,公车转变为专车租用,使用人主体将无法得到更为有效的监督,这里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便是非公职人员租用专车后将票据给公职人员,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是否会造成另一种腐败问题的滋生,这尤为需要我们注意和警醒。由此而言,对于这一问题,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如规章、制度等,做实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便显得尤为必要。
对于公车改革,该问题已然从曾经理论中的“雷声大”逐渐走向了实践中的“雨点大”。 虽然其所涉及的问题是复杂的多变的,可我们依然不能动摇对公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将公车改革置于阳光之下,让公车改革在人民群众和社会媒体的监督中良好的运行,让公车改革在顶层制度设计中良好的完善,将其改革的目标置于让人们群众满意的的核心中来,使其能够对党风廉政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地作用,这才是公车改革需要达到的目的和实现的目标!
稿源:荆楚网
作者:申卓阳
(作者:杨虹磊)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