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一播放,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成为特别关注和重点解读的热点之热点。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一个利好的政策,几乎涉及全国所有家庭和公民。“全面”二字意味深长,影响最广泛,特别是对城镇居民,尤其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这一“解禁”具有里程碑意义,那些渴望生育二孩的家庭终于能将计划变为行动、梦想变成现实。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生育是平台、载体和突破口之一。相对而言,农村经济发展有待加速,人口数量需要控制、质量需要得到提升。现实情况相反,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量大,二孩家庭在农村占绝大多数,但因经济条件所限,农民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城镇而言要差,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随之受到限制,不少农村子女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是不争的现实。相对于农村,城镇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要优越很多,一是经济基础相对厚实,二是家庭平均孩子数量要少于农村,因此带来令人忧虑的一面,城镇孩子难免养尊处优,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历史惯性和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孩子的生存和受教育条件的不平等地。同时,在生育方面,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存在不公平,虽然出于国家利益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宏观考量,但从打破城乡差别上认识和出发,仅靠政策的导向与管控,既不公平,又不利于国家人口良好发展、人力资源有序培育,是一时的权宜之策。
在国家宏观人口政策前提下,人口资源布局立足宏观考量,全盘布局,致力于打破城乡界限和差距,通盘谋划,体现了一盘棋思维。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既要减少乡村存量,又要关注乡镇发展,更要关心乡村人力资源建设,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又效提升。因此,农村的人口与计生政策应保持不变,倡导生育二孩,严格控制多孩,扩大和提高教育覆盖面和接受教育的质量,让他们与城镇的孩子处于同一起跑线。
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动力。推进城镇化,实现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乡村转型和发展。在加快城镇化建设中,有条件的地方,吸纳农民,让其转变身份,成为城镇居民。只有城镇化,才能加快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在广大城镇中,各种资源得到发掘和利用,但人口增长受制,一般城镇家庭只有单独一孩,且城镇的教育资源集中而丰富。如果独生子女政策不松动,教育等城镇资源红利释放不足,这其实是一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因此,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因势而动、趋势而为之善举,它将真正突破城乡二元政策樊篱,实现城乡人口整体化布局、一体化统筹、协调化发展,为应对中国老年化社会到来主动作为。
稿源:荆楚网
作者:童钟鸣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